[实用新型]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038.6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佘志斌;马锋;李超;邓义虎;朱章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3J11/12 | 分类号: | F23J11/12;F23J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 烟囱 隔烟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烟道的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
背景技术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烟囱是工业建筑中广泛应用的构筑物,主要应用于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除了具有传统钢烟囱自重轻、强度高、密闭性好等特点,钛钢复合板钢烟囱还具有防腐性能好的优点,近些年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一个钛钢复合板烟囱连接两个烟道接口时,烟囱底部设置隔烟墙,防止相对烟道的烟气气流相互碰撞,引起较高的气流阻力和波动,有时这些波动还会引起烟道的振动。
常规的钛钢复合板隔烟墙是采用独立悬臂结构,与钛钢复合板钢烟囱脱开,它是在钛钢复合板钢烟囱左右侧分别连接烟道,其隔烟墙采用悬臂结构。这种结构受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由于悬臂较高,隔烟墙的厚度一般较大,使通过排烟筒的排烟通道面积减小较多,增加了烟气的阻力;
2、隔烟墙与烟囱筒壁之间有空隙,烟气会沿着这个间隙窜流,影响隔烟的效果;
3、由于隔烟墙构件比较多,结构复杂,焊接工作量大,加上烟囱内施工条件差,焊接组装困难,施工工期较长;
4、由于隔烟墙采用悬臂结构,受力情况差,用钢量多,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有效实现简化结构、降低造、利于施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包括隔烟墙、烟囱和烟道,所述隔烟墙设置于烟囱内部底部中央所述烟囱底部两侧与烟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流板,所述隔烟墙为竖直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流板设置于隔烟墙底端的两侧,导流板呈倾斜状,导流板的顶端与隔烟墙的底端固定连接,导流板的底端与烟囱内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烟墙和导流板的两侧边缘与烟囱内壁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隔烟墙厚度较小,尽可能增加了通过排烟筒的排烟通道面积,减小了对烟气的阻力。
所述烟囱的内壁上设置有钛钢复合板,有效隔绝烟气与烟囱本体的接触。
所述隔烟墙包括多根支撑钢梁和多块钛钢复合板,所述钛钢复合板设置于支撑钢梁两侧,支撑钢梁设置于相邻两块钛钢复合板的拼接处,形成隔烟墙结构。
所述钛钢复合板由紧密贴合的钛板和钢板组成,支撑钢梁的两侧分别与隔烟墙内部的钢板固定焊接,支撑钢梁的两端分别与烟囱内壁上的钛板固定焊接。所述钛板设置于隔烟墙的外侧,保证烟气不与钢板接触。所述支撑钢梁采用普通型钢,所述钛钢复合板与支撑钢梁连接。
所述隔烟墙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支撑钢梁连接,隔烟墙底端的支撑钢梁与导流板的顶端固定焊接。所述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受力简单,烟气对隔烟墙的推力通过钛钢复合板传递到支撑钢梁上,再通过支撑钢梁传递到钛钢复合板钢烟囱上;支撑钢梁均为普通型钢,所述钛钢复合板、钛板均为制作钛钢复合板烟囱所需材料,无特殊材料及杆件。
所述各相邻两块钛钢复合板拼接处的钛板表面均设置有密封钛板,钛板复合板与导流板连接处的表面设置有与其紧密贴合的密封钛板,钛钢复合板的顶端设置有密封钛板,保证隔烟墙与钛钢复合板钢烟囱之间没有空隙,烟气不会发生窜流而影响隔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烟墙厚度较小,尽可能增加了通过排烟筒的排烟通道面积,减小了对烟气的阻力。隔烟墙由钛钢复合板和支撑钢梁组成,烟气对隔烟墙的推力通过钛钢复合板传递到支撑钢梁上,再通过支撑钢梁传递到钛钢复合板钢烟囱上,简化钛钢复合板钢烟囱隔烟墙结构受力方式;隔烟墙与钛钢复合板钢烟囱之间空隙均设置有密封钛板,提高隔烟墙的气密性,保证烟气不会发生窜流而影响隔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隔烟墙受力明晰,结构简单,构件较少,焊接组装相对容易,施工工期相对较短;隔烟墙采用简单简支结构,受力较好,用钢量少,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相邻两块钛钢复合板拼接处示意图
其中,1-隔烟墙,11-钛钢复合板,12-支撑钢梁,13-钛板,14-钢板,2-导流板,3-烟囱,4-密封钛板,5-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及其透镜组件
- 下一篇:一种冷渣机进渣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