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067.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生;于灵浦;李芳花;王柏;黄彦;孟岩;孙艳玲;于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暗灌毛管布设的深松犁。
技术背景
地下暗灌是在滴灌技术的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一种最为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它能够使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达到最优。地下滴灌是指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出流,入渗到附近的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整个根系层以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一种局部灌溉方式。与其它灌水方法相比,地下滴灌有效地减少了输水过程、地表蒸发以及深层渗漏的水量损失,节水效果明显;地下滴灌可将水、肥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区,满足作物需求,同时可减少耕作层土壤结构的破坏和病虫害的发生,以达到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目的;由于地下滴灌田间管道埋于地下,对地形适应性强,甚至在落差20-50m的地形上也能正常应用,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及应用范围;地下滴灌可充分利用小流量、低水头工作,节约了运行费用和能源;地下滴灌毛管埋于土中,可延缓管材老化、提高系统使用寿命,并且又减少了毛管铺设和回收的工作量,节省了劳力和运行管理成本;地下滴灌在灌水期间,土壤表面仍可保持相对干燥,因此不影响田间耕作,管理方便,同时地表相对干燥,也抑制了杂草生长,可免去除草和中耕保墒等田间作业;地下滴灌的肥料利用率高且植物根区以下几乎无深层渗漏的可溶性盐类,减少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由于地下滴灌技术这些明显的优点,使地下滴灌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在毛管安装过程中大部分是采用人工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工,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在毛管安装过程中采用人工开挖和回填存在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增加了系统的成本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由犁柄、滴灌带上限位器、上限位滑轮、两个回土挡板、下限位滑轮、下犁刃和犁刃构成;所述下犁刃焊接在犁柄的下端,犁刃焊接在犁柄和下犁刃上,两个回土挡板呈羽翼状焊接在犁柄的下端后侧,下限位滑轮通过一根焊接在两个回土挡板之间的钢筋固定,滴灌带上限位器固定在犁柄上端的后表面上,上限位滑轮固定在滴灌带上限位器上。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带动滴灌带,在上、下限位引导轮的控制下直接布设到预设埋设的深度,不用开沟回填。保证毛管在土壤中的深度一致,深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由犁柄1、滴灌带上限位器2、上限位滑轮3、两个回土挡板5、下限位滑轮6、下犁刃7和犁刃8构成;所述下犁刃7焊接在犁柄1的下端,犁刃8焊接在犁柄1和下犁刃7上,两个回土挡板5呈羽翼状焊接在犁柄1的下端后侧,下限位滑轮6通过一根焊接在两个回土挡板5之间的钢筋固定,滴灌带上限位器2固定在犁柄1上端的后表面上,上限位滑轮3固定在滴灌带上限位器2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犁柄1的下端与上端之间朝向一侧弯曲150度夹角。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滴灌带上限位器2通过上限位器固定螺栓4固定在犁柄1上。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作业时,首先把滴灌带穿进上限位滑轮3和下限位滑轮6,然后将滴灌带固定到地头,将深松犁埋于土壤内并向前运行,下犁刃7和犁刃8将土壤犁出一条沟壑,在深松犁前行的过程中,滴灌带被带入沟壑中,其两侧的回土挡板5将土壤拨开形成沟壑,待滴灌带布设到沟壑后,土壤在压力作用下掩埋滴灌带;布管前,通过调整上限位器固定螺栓4调整布管犁的深度,进而控制毛管的深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暗灌毛管深松布管犁可保证毛管在土壤中的深度一致,深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