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状中药混和设备真空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178.3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贾金和;吴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状 中药 混和 设备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颗粒状中药混和设备真空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袋装中药中的固化药剂常常呈颗粒状,特别是中药冲剂,一般都是呈颗粒状以便于使用、存储及销售。同时,袋装中药中的成分往往较为复杂,并非单一成分,故而,在装袋前,需要将多种中药颗粒进行混和,目前的中药混和上料系统,只有一个料斗,使中药颗粒受自身重力作用下滑,从出料口飞出后与另一料斗出料口的飞出的中药颗粒进行混和。该种上料系统,依靠料斗和中药颗粒自身重力配合实现,结构简单,但其在实际使用时,有一定不足。具体的说,因其是依靠重力,需要将物料送至料斗上方,且为使其下落时较为顺畅,就必须使得物料从较高处落,故而现有的中药里料混和上料系统的料斗较长、高,不易于中药颗粒的投放,需要依靠占用空间较大的料带或是说人工实现投放,投料不便,且仅依靠重力的作用,其混和的均匀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颗粒状中药混和上料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真空上料且混料均匀的上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状中药混和设备真空上料系统,包括有第一料斗、第二料斗、混料桶、吹风装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第一料斗、第二料斗将通过支架固装在混料桶上方;所述第一料斗,其入料口与第一真空吸料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料斗,其入料口与第二真空吸料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料斗、第二料斗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斜置的扰料板;所述混料桶上端开有进料口、底端开有出料口,其内设有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各与一吹风装置对应配合;所述吹风装置包括有电机、扇叶、壳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吸料,将中药颗粒进入料斗中,再经由重力及扰料板的配合,使得颗粒料分散下落,并放混料桶,混料桶内通过多个气孔吹出气体,搅动下路的颗粒,使其均匀混和,再行出料。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其可从下至上送料,无须使用较大面积较大的送料带或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的人工投放,结构简单合理,混和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第一料斗;(2)第二料斗;(3)第一真空送料装置;(4)第二真空送料装置;(5)扰料板;(6)混料桶;(7)吹风装置;(8)支架;(9)进料口;(1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理解,现结合图1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第一料斗1、第二料斗2、混料桶6、吹风装置7、第一真空吸料装置3、第二真空吸料装置4,第一料斗1、第二料斗2将通过支架8固装在混料桶6上方;所述第一料斗1,其入料口与第一真空吸料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料斗2,其入料口与第二真空吸料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料斗1、第二料斗2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斜置的扰料板5;所述混料桶6上端开有进料口9、底端开有出料口10,其内设有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各与一吹风装置7对应配合;所述吹风装置7包括有电机、扇叶、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未经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泳池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银行自助柜员机防护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