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转向柱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328.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权;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5 | 分类号: | B60R2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转向柱锁。
背景技术
ESCL(electronic steering column lock,电子转向柱锁)作为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钥匙进入系统在汽车市场的快速普及,电子转向柱锁广泛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汽车中。
传统的电子转向柱锁主要包括启动电机、运动装置和锁舌,其中启动电机和锁舌均与运动装置连接,运动装置将启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锁舌的直线运动实现上锁和解锁两个机械位置。传统的运动装置主要包括涡轮蜗杆机构和滑块,其中滑块均与涡轮和锁舌连接。电子转向柱锁工作时,蜗轮蜗杆机构为减速机构,启动电机正转或反转,带动蜗轮蜗杆机构转动,涡轮一侧的螺旋线结构将涡轮蜗杆机构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锁舌运动至上锁或解锁两个机械位置。
然而,由于电子转向柱锁主要通过运动装置的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滑块直线运动,进而实现锁舌的上锁和解锁两个机械位置。由于蜗轮蜗杆机构需要较高精度的机械加工,涡轮含侧面螺旋线结构,对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使得电子转向柱锁的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降低电子转向柱锁的制造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转向柱锁,该电子转向柱锁的制造成本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转向柱锁,包括驱动电机、运动装置和锁舌,所述运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装置、齿条板及滑块,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齿条板连接,所述滑块上相对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齿条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导向柱运动导向的Z形槽,所述Z形槽的上槽面和下槽面均与所述齿条板的轮齿排布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和/或所述齿条板为塑料构件。
优选地,所述滑块和/或所述锁舌为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柱为圆柱。
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板的轮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齿条板的折角处设有倒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转向柱锁包括驱动电机、运动装置和锁舌,其中运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装置、齿条板及滑块,齿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齿条板连接,滑块上相对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与锁舌连接,齿条板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运动导向的Z形槽,Z形槽的上槽面和下槽面均与齿条板的轮齿排布方向相同。当需要进行上锁和解锁过程时,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转动,齿轮传动装置带动齿条板移动,齿条板运动带动第二导向柱在Z形槽内运动,齿条的运动方向与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第二导向轴位于Z形槽的上槽面或下槽面时,一者代表上锁,另一者代表解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转向柱锁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然后齿轮传动装置带动齿条板直线运动,最终实现锁舌的上下动作,齿轮传动装置和齿条板相对于传统技术中的蜗轮蜗杆机构,模具加工精度较低,成本较低,制造难度小,有效地降低了电子转向柱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转向柱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齿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5中:1-齿轮传动装置、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2-齿条板、3-滑块、4-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子转向柱锁,该电子转向柱锁的制造成本降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操作方向盘锁
- 下一篇:客车前部副级吸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