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强力铜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594.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江荣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安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强力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强力铜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耐高温电缆是指180℃及以上的温度下能正常工作的电线电缆,然而一般耐高温电线电缆的长期工作环境温度在65~200℃左右。
然而,在航空航天的高温环境下使用的电线电缆,电缆抗干扰能力不强,易造成传输信号紊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另外,其重量不能满足航空航天的要求。目前,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传输电线电缆主要采用F46绝缘导线,这类电线电缆绝缘挤包厚、体积大、重量重且在经受外空高能电子辐射后绝缘容易裂解老化,安全可靠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强力铜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干扰强力铜电缆,包括:中心铜芯、铜丝编织屏蔽层、加强钢丝、阻燃防挤压层,所述中心铜芯为多根铜线绞缠而成,中心铜芯外侧设有第一导体,第一导体与中心铜芯连接处设有阻燃填料条,第一导体两侧设有加强钢丝,第一导体与加强钢丝外侧设有铜丝编织屏蔽层,铜丝编织屏蔽层外侧设有第二导体,第二导体外侧依次设有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阻燃防挤压层,阻燃防挤压层内设有若干防挤压气囊,防挤压气囊内部填充有空气。
所述中心铜芯、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外侧设有绝缘层。
所述防挤压气囊、第一导体、阻燃填料条、第二导体呈同心圆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挤压气囊个数为6-20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体个数为3-8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体个数为3-8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阻燃填料条,在任何外界作用力下,均不会显著改变线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阻燃填料条起到缓冲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最外层设有阻燃防挤压层,有效防止电缆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铜芯;2、第一导体;3、第二导体;4、阻燃填料条;5、铜丝编织屏蔽层;6、软铜带绕包屏蔽层;7、含氟聚合物护套层;8、加强钢丝;9、阻燃防挤压层;10、防挤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抗干扰强力铜电缆,包括:中心铜芯1、铜丝编织屏蔽层5、加强钢丝8、阻燃防挤压层9,所述中心铜芯1为多根铜线绞缠而成,中心铜芯1外侧设有第一导体2,第一导体2与中心铜芯1连接处设有阻燃填料条4,第一导体2两侧设有加强钢丝8,第一导体2与加强钢丝8外侧设有铜丝编织屏蔽层5,铜丝编织屏蔽层5外侧设有第二导体3,第二导体3外侧依次设有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阻燃防挤压层9,阻燃防挤压层9内设有若干防挤压气囊10,防挤压气囊10内部填充有空气。
所述中心铜芯1、第一导体2、第二导体3外侧设有绝缘层。
所述防挤压气囊10、第一导体2、阻燃填料条4、第二导体3呈同心圆分布。
所述防挤压气囊10个数为6-20个。
所述第一导体2个数为3-8根。
所述第二导体3个数为3-8根。
本实用新型中,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所采用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四氟乙烯:20~35份,聚偏氟乙烯:25~35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40~65份,聚氟乙烯:20~30份,聚苯硫醚:10~18份。由上述原料制成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提高了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的耐化学性、介电性能、电气绝缘、耐高温、可焊性、防潮性和机械强度等。
在具体实施例中,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所采用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四氟乙烯:28份,聚偏氟乙烯:29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52份,聚氟乙烯:15份,聚苯硫醚:1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安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安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托盘清洗机
- 下一篇:管道清洗装置及其自动适应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