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跌落式熔断器操作防坠组合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5959.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昕;只有贵;杨鹏伟;王伟;贾红玉;刘记;郭小兰;闫滨;任建平;裴利霞;王温荣;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42 | 分类号: | H01H85/042;H01H85/54;H01H8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马淑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落 熔断器 操作 组合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配电线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跌落式熔断器操作防坠组合工具,用于10kV跌落式熔断器熔断管的操作。
背景技术
跌落式熔断器是户外高压保护电器,多使用在10kV配电网的变压器或支干线路上,做短路、过载保护及分合负荷电流之用。其结构分为绝缘支架和熔断管两部分,熔断管靠其下部弹簧拉力将内部熔丝的拉紧稳定置于绝缘支架挂钩中。
跌落式熔断器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合闸操作时,由于其结构原因加之受力不均,极易造成意外坠落。由于目前缺少操作防护工具,经常出现熔断器坠落导致熔断管及熔断器下方物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跌落式熔断器操作防坠组合工具,用于跌落式熔断器在操作过程中,保护熔断管本体及下方物体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框架、防护网、支撑杆、弧形卡箍、曲型固定套筒、顶杆;框架呈长方形,框架内固定有防护网;框架的一条长边框外侧中部固定有固定臂,固定臂与框架位于同一平面;固定臂及支撑杆上均设有一排调节孔,螺钉穿过调节孔将支撑杆与固定臂连接固定;支撑杆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弧形卡箍;曲型固定套筒固定在框架另一条长边框外侧中部,位置与固定臂相对,曲型固定套筒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顶杆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为折叠架体,框架的二条长边框为二段架杆结构,两段之间铰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通过曲型固定套筒与顶杆连接后,框架平面与顶杆呈120°夹角。
进一步,所述弧形卡箍的内侧装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的顶杆采用多节杆体结构,各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框架为折叠设计,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施工时,将顶杆直立在地面,利用弧形卡箍顶靠电杆,使框架及防护网位于跌落式熔断器的下方,避免操作过程中熔断器部件意外坠落,导致熔断管及其下方的物体受到伤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弧形卡箍,2、支撑杆,3、框架, 4、防护网,5、曲型固定套筒,6、顶杆,7、固定臂,8、合页,9、电杆,10、跌落式熔断器。
实施例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3、防护网4、支撑杆2、弧形卡箍1、曲型固定套筒5、顶杆6;框架3呈长方形,框架3的框内侧固定有尼龙的防护网4;框架3的一条长边框外侧中部固定有固定臂7,框架3另一条长边框外侧中部固定有曲型固定套筒5,曲型固定套筒5与固定臂7位置相对应;支撑杆2及固定臂7上均设有一排调节孔,根据现场跌落式熔断器位置通过支撑杆及固定臂的调节孔,调整支撑杆及固定臂总长度,确保框架及防护网4位于在熔断器下方,然后用螺钉穿过调节孔将支撑杆2与固定臂7紧固,支撑杆2与框架3位于同一平面,支撑杆2的外侧端部固定有一个弧形卡箍1;弧形卡箍1的内侧装有防滑垫;曲型固定套筒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顶杆6顶端连接,顶杆6采用多节杆体结构,各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携带方便并可根据施工高度调整顶杆6总长度;曲型固定套筒(5)的折角角度为120°,即框架3通过曲型固定套筒5与顶杆6连接后,框架3平面与顶杆6的夹角为120°。
在操作跌落式熔断器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装配并展开框架,再将顶杆6立在地面,利用支撑杆2端部的弧形卡箍1顶靠在电杆上,使框架3及防护网4水平置于跌落式熔断器下方,承接操作过程中的坠落物,避免部件意外跌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施工提供足够的保护,顺利完成作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5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