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326.5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翁维吉;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维吉;张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器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肺复苏的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患者在呼吸能力丧失时所需要的呼吸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简易呼吸器为抢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人工通气器械。简易呼吸器主要由球体、单向阀、氧气储气袋、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等组成,它既能够与面罩连接使用,也能够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连接起来使用。医务人员在抢救病患时,一只手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形成C形按住面罩,其他手指托住病人下颔(EC手法),另一只手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成人12次/分,小孩14-20次/分,婴儿35-40次/分,每次送气持续2秒;如有两人配合,则一人双手紧扣面罩,另一人负责挤压球体。这样长时间挤压简易呼吸器抢救病患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长时间地用拇指和食指紧按面罩,其他三指紧按下颌,导致医务人员的手指关节容易僵硬,时间一久极易产生酸痛感;且手指尤其是食指、中指、示指指甲侧缘的皮肤容易摩擦起泡。其次,球体体积较大,或者球体的材质较硬,或者球体材料老化变硬,造成许多女性操作者不能握持或没有足够的体力长时间有效地挤压球体。最后,因抢救时周边环境的限制,例如空间狭小、抢救床低矮等,操作者往往呈弯腰、屈膝的强迫体位,长时间的抢救常常造成操作者腰部酸痛。
实用新型专利CN2476299Y公开了一种脚踏式简易呼吸器,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带有弹簧的脚踏板、滑动轴、转轴、贮气囊、固定板和底板。该实用新型克服了使用时须双手配合才能工作的缺点,实现了手脚配合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但是,该简易呼吸器是针对折叠式贮气囊所设计的,通过脚踏力压缩弹簧带动转轴,进而挤压贮气囊,反复操作施行人工呼吸。虽然脚踏代替了手动,但挤压贮气囊的力仍然不变,长期操作后医务人员较易感受到腿脚酸痛。并且,所述折叠式贮气囊设置于离地面不远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氧气从地面到病床的供送距离较长,供氧速率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脚踏式的省力、稳定、高效、方便的呼吸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呼吸器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呼吸器挤压构件、主体伸缩杆、加重底座和踏板部件;所述呼吸器挤压构件包括用以传递踏板力的活动组件以及用以稳固活动组件和呼吸器的固定组件;所述呼吸器挤压构件通过所述主体伸缩杆与所述加重底座相连;所述踏板部件贯穿所述主体伸缩杆与所述活动组件联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踏板部件两端与所述加重底座连接。
该装置利用踏板部件带动呼吸器挤压构件动作,也就是活动组件动作,反复受力均匀地挤压简易呼吸器,用脚踏方式取代了人手的操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呼吸器挤压构件中的固定组件不仅可固定活动组件以助于活动组件对呼吸器施力平稳有效,而且可固定呼吸器以避免呼吸器偏移导致急救低效甚至中断。主体伸缩杆和加重底座的设计分别是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病床或其他抢救环境和稳固呼吸器辅助装置,以避免在高频率使用下发生装置侧翻情况,进而影响急救。
所述加重底座的底部设有活动轮和固定脚。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上机械臂、下机械臂、复位弹簧、上定位滑轮、下定位滑轮、拉线定位栓和钢丝绳;所述上、下机械臂交叉且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片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上、下机械臂交叉形成用以夹持、挤压呼吸器的前部和用以施力的后部,所述后部由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上定位滑轮设置于所述后部的下机械臂上;所述下定位滑轮通过第二连接片固定在所述主体伸缩杆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所述固定杆由水平杆和圆弧杆一体构成;所述前固定环和所述后固定环分别设置于所述圆弧杆的前、后端。
所述踏板部件包括固定机构、活动杆、踏板和弹簧;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主体伸缩杆形成容置于所述主体伸缩杆内部且在所述活动杆上的拉线节点,所述拉线节点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拉线节点从所述主体伸缩杆内部伸出依次绕接在下定位滑轮、上定位滑轮和拉线定位栓上。
所述上机械臂和下机械臂夹持呼吸器的端部均具有接触片。
所述主体伸缩杆在所述装置重心纵轴方向设置。
所述上机械臂和下机械臂交叉连接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与水平面倾斜。
所述上机械臂和下机械臂交叉连接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与水平面相上倾斜,倾斜角优选为0度~10度。
所述上机械臂和下机械臂交叉的夹角为75度~85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维吉;张红,未经翁维吉;张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