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576.9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张建平;周大志;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化车铣 复合 卧式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
背景技术:
虽然目前我国是机床制造大国,却存在制造工艺偏向低端化的态势。我国机床产业贸易逆差竟高达113.9亿美元,逐年增长的进口数量有增无减。进口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我国机床产业目前如同一个虚胖子。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普通机床需求和供给的爆发性增长,制约了用户整体工艺水平的提升,也减缓了机床行业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速度。另一方面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重型机床单件等技术要求较高产品市场上的需求,这也是我国机床产品存在的结构问题。机床的核心技术是数控系统。目前,国内的各大机床厂,数控系统100%外购。这就说明我国在机床的关键技术上还是处于对进口几乎完全依赖的低端水平上,因此,加大对高端机床研发的投资力度,培养人才,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系统,是国产机床能够突破进口机床围困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端机床制造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决定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其组成包括:前床腿和后床腿之间安装的床身,所述的前床腿顶部安装主轴箱,所述的后床腿顶部安装尾座,所述的床身上部安装车削装置,所述的车削装置在所述的主轴箱方向安装铣刀、侧面安装动力铣头,所述的床身内安装X向步进电动机,所述的X向步进电动机连接横向滚珠丝杆,所述的床身尾端安装Z向步进电动机;
所述的前床腿连接铸铁支架,所述的铸铁支架顶部安装分度头,所述的分度头的输入蜗杆连接Y向步进电动机,所述的分度头连接所述的主轴箱,所述的主轴箱另一端安装丝杠工件;
所述的尾座连接所述的车削装置。
所述的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所述的动力铣头连接独立电动机。
所述的数控化车铣复合卧式机床,所述的动力铣头的主轴轴线与所述的床身中心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对卧式车床进行的数控改造,与卧式数控车床不同之处在于将原来车床刀架(或电动刀架)更换为小型动力铣头用来夹持各类柄(棒)状铣刀,动力铣头的主轴轴线与车床中心线相垂直,也可转动90°与车床中心线平行。更换动力铣头为车床刀架(或电动刀架)即可恢复为数控车床的结构。
向步进电动机与分度头的输入蜗杆直接连接,因为分度头的传动比i=1∶40,所以,Y向步进电动机转动1转,带动分度头主轴转动1/40转,Y向步进电动机转动40转,可带动分度头主轴转动1转削加工轴类零件等分或不等分平面车床主轴(Y向)不运行,动力铣头夹持圆柱铣刀且使用铣刀端面进行切削时,车床横向(X向)运动和车床纵向(Z向)运动作单动运行,可以进行不同深度尺寸的平面铣削加工。当数控系统控制床身主轴(Y向)先作旋转运行,再作上述运行,可以进行轴类零件等分或不等分的平面铣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铣削加工轴类零件的各类键槽同于上述,车床主轴(Y向)不运行,当更换小尺寸键槽铣刀时,可以进行轴类零件轴向方向上(不同规格尺寸)键槽的铣削加工;当车床主轴(Y向)和车床纵向(Z向)的单动或联动运行,可以进行轴类零件圆周表面上(不同规格尺寸)沟槽、斜槽、螺旋槽和圆弧槽以及其他曲线型槽、凸轮槽的铣削加工。同理也可进行轴类零件圆周或圆周平面上各类凸起形状曲线轨迹的铣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铣削加工丝杠当Z向和Y向运动的联动运行,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别完成工件一个螺距值Lt和工件转动1转Ly的联动位移运行时,可以插补铣削加工单条(等螺距或不等螺距的)螺旋线。当控制Z向、X向和Y向运动单动或联动运行时,可以加工单线(或多线)螺距的丝杠。丝杠型面(T形、矩形、锯齿形或圆弧形等)形状由铣刀型面保证。
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卧式车床的数控改造,在扩展了数控铣削加工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多轴联动控制,拓宽和扩展了数控车床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