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7492.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胜;尹瑞平;王文君;张欣;李泽坤;仁杰;田秀民;苗恒录;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拟 降雨 实验 生物 原状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结皮是由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孢子植物类群与沙粒胶结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具有易碎的特点。它广泛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结皮在沙丘表面的形成和发育改变了沙地原有的水分分布格局,对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干旱少雨的沙区,模拟降雨实验与自然降雨相比具有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遇到诸多因子的限制,如风、水和电等限制因素增加了开展野外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自然界生物结皮所处坡面坡度差异较大,控制实验过程中因多个因素的变化而难得出有益结论。把土壤带回实验室在目标装置中进行再培育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但操作过程中已破坏土体的原状结构,容易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目前用于水蚀研究的取样装置较缺乏。
现有技术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土壤带回实验室,然后在目标装置中进行再培育。但操作过程已破坏了土体的原状结构,容易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生物结皮表面完整性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包括用铁皮围成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前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的底部分别设有插板套,所述插板套内插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抬运把。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由于包括用铁皮围成的槽体,槽体的前壁设有出水口,槽体的两侧壁的底部分别设有插板套,插板套内插有插板,插板上设有多个小孔,槽体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抬运把,把槽体垂直地面按入土体中后,把插板从槽体前部沿插板套插入土体,再把槽体及土体一起抬出取土坑,能保证生物结皮表面的完整性,有益于相关控制实验的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用铁皮围成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前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的底部分别设有插板套,所述插板套内插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抬运把。
所述槽体的前壁中部沿纵向折弯并向前凸出形成纵向凸棱,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纵向凸棱上。
所述插板的前缘磨成刀口、后缘焊接角钢,所述插板的前缘贴着所述槽体的前壁下缘插入到所述插板套中,并抵在所述槽体的后壁上。
所述插板套和抬运把分别由角钢焊接而成,所述出水口由钢管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拟降雨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装置的取样方法,包括步骤:
A、对确定的目标结皮区域的生物结皮表面喷洒水;
B、把所述槽体置于目标结皮区域,沿所述槽体外围开挖剖面;
C、把所述槽体垂直地面按入土体,直到结皮表面达到出水口处;
D、把所述插板从所述槽体前部沿插板套插入土体;
E、把所述槽体及土体一起抬出取土坑,运至目的地。
所述步骤A中,在喷洒水之前结皮表面覆盖一层薄纱布,避免喷洒过程中结皮表面的微结构被破坏;
所述步骤B中,沿所述槽体外围5cm处开挖剖面,所述槽体的前壁朝向生物结皮所处坡面的方向;
所述步骤C中,用铁棍横担在所述槽体的两侧壁上,均匀用力,避免槽壁对土体造成不必要的挤压;
所述步骤D中,插板插入土体过程中,用橡胶锤轻轻敲打插板的后缘,防治结皮表面被震碎。
本实用新型针对生物结皮的易碎、结皮层与下层土壤易分离的特点,开发一种适用于模拟降水实验的生物结皮原状土取样及取样方法,保证了生物结皮表面的完整性,推动了此类工作的开展,有益于相关控制实验的开展。并获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2012BAD16B02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15)资助。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无障碍始发的洞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固相试剂加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