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7885.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姜英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10 | 分类号: | H05B7/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石墨电极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是电弧炉炼钢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一般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与高功率石墨电极。石墨电极的作用是把电流导入炉内,在电极与炉内的金属炉料之间产生高温电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熔化炉料形成钢液,并提高钢液的温度至工艺要求的范围。
石墨电极的价格很贵,石墨电极的消耗直接影响着钢的生产成本。石墨电极消耗的主要原因是折断、氧化,炉渣和炉内气体的侵蚀,以及在电流作用下的剥落和升华。石墨电极的氧化消耗约占总消耗的55%~75%。石墨电极从550℃开始氧化,在750℃以上急剧氧化。目前减少石墨电极氧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冷石墨电极,另一种是水淋石墨电极。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减少石墨电极表面氧化的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将石墨电极端盖与石墨电极连接到一起,能够将氮气冷却介质引入石墨电极进行有效冷却,延长石墨电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两端均为圆台形,接头本体的两端圆台形外周面上分别设置着连接螺纹,接头本体两端圆台形外周面的锥度为11.83o—12.70o,接头本体内呈中心对称间隔均布设置着四个贯通孔,贯通孔的孔径均为6—14mm,贯通孔沿着接头本体的轴线方向布置,接头本体的长度为270.90—372.50mm。
本实用新型电极接头通过风冷石墨电极端盖与风冷石墨电极连接在一起,并将冷却介质(氮气或氩气)输入风冷石墨电极进行冷却。使用时,在连接前认真检查是否完好。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风冷电极孔螺纹、风冷石墨接头螺纹处的灰尘,然后将两根风冷石墨电极通过高效风冷石墨电极接头连接并拧紧。通过风冷石墨电极接头与风冷石墨电极端盖连接并拧紧。为防止接缝处漏气,应在所有连接面上涂抹接头膏,进行密封处理。将连接完毕的风冷石墨电极吊起放入电炉的电极夹持器的孔内,调整好电极长度,夹紧电极。最后用金属软管与风冷石墨电极端盖的管接头连接,通入氮气后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如图1、图2所示,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两端均为圆台形,接头本体的两端圆台形外周面上分别设置着连接螺纹,接头本体两端圆台形外周面的锥度为11.83o—12.70o,接头本体内呈中心对称间隔均布设置着四个贯通孔2,贯通孔2的孔径均为6—14mm,贯通孔2沿着接头本体的轴线方向布置,接头本体的长度为270.90—37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接插座
- 下一篇:防儿童触电、防水安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