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顶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861.4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林;徐平;张润泽;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顶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顶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在狭小作业环境下使用,进行高度调节的装置,属于高度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行业中不管是安装还是维修都常常会用到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这些调节装置可以方便的调节特定部件的高度,使得维护或安装人员轻松的对待调整的部件进行操作。
常见的用于顶起的工具有很多,例如木垫块、千斤顶等。木垫块是较为原始传统的顶起工具,其为一个带有斜面的木块,顶起时只需将斜面插入待操作的部件之间即可,但木垫块能够顶起的部件重量轻,对于一些沉重的部件无法实现顶起的操作。此时,就必须使用千斤顶一类的操作工具,千斤顶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
但上述这些顶起工具在狭小作业环境下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甚至直接有许多工具无法使用,个别能使用的工具又无法进行高度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调式顶起装置,这种可调式顶起装置,不仅体积小,占据空间小,而且可进行高度调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调式顶起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调整杆,调整杆顶部设置有调整套,调整杆和调整套之间通过锁死螺母固定;所述调整套上方分部有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对应位于调整套的一个侧面上;四个小孔位于同一平面,并成90度分部。
所述调整杆和调整套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固定。所述调整杆的顶部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个顶起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由于所述调整杆上有方身,调整套上有小孔,便于借助工具来固定调整杆,借助工具插入小孔来旋转调整套,通过调节高度可以顶起较重的物体。本实用新型顶起的高度可调,高度调整好后,可以用螺母进行锁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可调式顶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调整杆2,调整杆2顶部设置有调整套4,调整杆2和调整套4之间通过锁死螺母3固定;所述调整套4上方分部有四个小孔5,每个小孔5对应位于调整套4的一个侧面上;四个小孔5位于同一平面,并成90度分部。
所述调整杆2和调整套4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固定。所述调整杆2的顶部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底座1安放在需顶起的部件下方的平面上,借助扳手等工具卡住调整杆2上部的方形结构,以此调整调整杆2的位置,并借助内六角扳手、撬棍等工具工具插入调整套4上端的任意一个小孔5中,旋转调整套4并调节高度。当调整套4顶到部件所需高度位置后,用锁死螺母3进行锁死,即可实现高度调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于所述调整杆上有方身,调整套上有小孔,便于借助工具来固定调整杆,借助工具插入小孔来旋转调整套,通过调节高度可以顶起较重的物体;顶起的高度可调,高度调整好后,可以用螺母进行锁死。
整套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