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989.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凯伦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144;A47L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23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涉及一种能利用拉力钢丝拉动海绵体中心杆的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品之一,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海绵柱拧水拖把品种繁多,其固定海绵体的方法有:一是采用一块朔塑料片粘胶海绵体上侧;二是采用弧形铁片钳住海绵体一侧断面,这两种拖把的海绵体都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拖把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把,该拖把是在海绵体中心置放一个中心杆,拧水时吃力力度大,且海绵体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把杆与海绵体,把杆上部末端套上把套,把杆中间处锯断,并在各自断口处嵌入一根管子的两头,管子下面的一头焊接下面的把杆下部断口内沿,管子上面一头向里延伸并在末端设置卡头,把杆上面一个断口的内沿边设有挡片,两个断口的外部沿边设有螺纹,两个旋转套分别拧合两个断口外部沿边的螺纹,拉手后部末端由螺杆固定在下面一个旋转套的两侧,拉手的后部由小轴杆横着穿过空心杆并分别固定两根拉力钢丝的后部末端,包套内部为空腔,最上侧居中处往上凸出的端口嵌入把杆的下部末端,并有螺杆固定,两边拉力钢丝分别穿过包套上侧两边的穿孔并焊接连接架上侧两头,连接架下部两个末端分别焊接中心杆居中部位,海绵体为圆柱形,海绵体中间部位挖去一段,挖去的深度为海绵体的半径,中心杆横着设置在海绵体中间,挤压转筒分前后两排,并且两排之间有一点的距离,每一排由三个组成,包套左右两侧下面分别对齐两边的挤压转筒的中心处穿透一个孔,并由钢丝穿过各自一排的挤压转筒中心整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心杆横着设置在海绵体的中心,中间部位焊接连接架的两个下部末端,使用人冲洗拖把后,只要用手把拉手往上扳就可以通过拉力钢丝、连接架拉动中心杆,并促使整个海绵体向上往前后两排挤压转筒之间压进,本实用新型的海绵体长期使用不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制图。
其中,1、把杆;2、旋转套;3、空心杆;4、拉手;5、拉力钢丝;6、中心杆;7、海绵体;8、挤压转筒;9、包套;10、螺杆;11、把套;12、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把杆1上部末端套上把套11,把杆1中间处锯断,并在各自断处口嵌入一根管子的两头,管子下面的一头焊接下面的把杆1下部断口内沿,管子上面一头向里延伸并在末端设置卡头,把杆1上面一个断口的内沿边设有挡片,两个断口的外部沿边设有螺纹,两个旋转套2分别拧合两个断口外部沿边的螺纹,拉手4后部末端由螺杆10固定在下面一个旋转套2的两侧,拉手4的后部由小轴杆横着穿过空心杆3并分别固定两根拉力钢丝5的后部末端,包套9内部为空腔,最上侧居中处往上凸出的端口嵌入把杆1的下部末端,并有螺杆10固定,两边拉力钢丝5分别穿过包套9上侧两边的穿孔并焊接连接架12上侧两头,连接架12下部两个末端分别焊接中心杆6居中部位,中心杆6横着设置在海绵体7中间,挤压转筒8分前后两排,并且两排之间有一点的距离,每一排由三个组成,包套9左右两侧下面分别对齐两边的挤压转筒8的中心处穿透一个孔,并由钢丝穿过各自一排的挤压转筒8中心整体连接。
图2包括图1,海绵体7为圆柱形,海绵体7中间部位挖去一段,挖去的深度为海绵体7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凯伦,未经蔡凯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裂隙灯额托颌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旋风吸尘器的尘杯锁紧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