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镀锌钢带沉没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179.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3C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沉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镀锌线上的沉没辊。
背景技术
沉没辊为热镀锌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材质为不锈钢,在生产时需要将沉没辊整体沉浸在熔化的锌液中,并且在镀锌板的拖动下随之旋转。在镀锌过程中,铝、铁、锌合金元素会附着在辊面上,形成不均匀的结瘤,即粘渣;另外,辊子运转过程中锌液会经常会堆积在辊子中间,不流动的锌液与辊子发生接触,也同样产生锌铁合金附着于辊子表面。上述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使带钢产生拱包、凸起,从而严重影响镀锌板的产品质量。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频繁更换粘渣的沉没辊,而影响生产,增加劳动强度,也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沉没辊以辊体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使铝锌铁合金元素在沉没辊旋转作用下自动进入螺旋槽内,再沿螺旋槽的螺旋方向送至辊子两端,减少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辊子表面形成结瘤,这样,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节约资源。但现有技术的沉没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螺旋槽为等深度、等螺距螺旋槽,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时流动速度基本一致,越往两侧流动时阻力越大,因此造成流动不畅,少部分在辊子表面形成结瘤,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劳动强度,并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畅通,彻底解决辊子表面形成结瘤问题的热镀锌钢带沉没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热镀锌钢带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辊轴;以所述辊体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底部为V形;所述V形螺旋槽从分界线向两侧的深度越来越大。
上述结构中,每条螺旋槽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
上述结构中,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螺旋槽的底部为V形,V形螺旋槽从分界线向两侧的深度越来越大,这样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时流动阻力越来越小,流动畅通,彻底解决辊子表面形成结瘤问题。
2、每条螺旋槽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进一步减少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时的流动阻力。
3、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可进一步提高螺旋槽的输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Ⅰ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热镀锌钢带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1、辊轴2;以辊体1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1.1;螺旋槽1.1的底部为V形;V形螺旋槽1.1从分界线向两侧的深度越来越大。
每条螺旋槽1.1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1.1,本实施例中,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各均匀设有2条螺旋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输送机分段式快速冷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