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使含氚水去氚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562.4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礼;姚勇;邓良才;黄国强;宋江锋;张志;杨莞;蒙大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使含氚水去氚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使含氚水去氚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核武器的制造还是聚变反应堆的运行过程,都会涉及到大量氚的操作,其中有一部分是以氚化水的形式存在。另外,在很多商用或者民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含氚水,如果不对这部分氚加以回收,而是直接排放,则不仅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在氚工艺中,必须要配备氚化水的去氚化装置,以回收氚,使水的排放达到一定的指标。
目前已公开的含氚水去氚化技术采用的是水蒸气与氢气同流的方式进行交换,其装置由多级串联组成,每级都需要在反应前将水蒸气与氢气预热到200℃,然后进行催化反应,待反应后再冷凝,使水蒸气与氢气分离,如此反复多次汽化、预热、反应、冷凝、分离,方可使含氚水去除大部分氚,而这不仅流程繁琐、操作麻烦,而且能耗和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含氚水去氚化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含氚水去氚化装置存在流程繁琐、能耗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使含氚水去氚化的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液化系统、水蒸气加热装置、催化反应段、第二液化系统和产品水收集箱,与水蒸气加热装置连接的蒸汽发生器,以及与该蒸汽发生器连接的原料水储水箱;所述催化反应段内部填满有亲水催化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产品水收集箱底部的底座组件。
具体地说,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均由16a号热轧普通槽钢制成的底座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产品水收集箱和底座之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列管式冷凝器和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水蒸气加热装置连接,并且第一空腔内部自下而上填充有高度为该第一空腔高度一半的疏水催化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蒸气加热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空腔和催化反应段连接的外筒体,设置在该外筒体内部中间位置的多孔蜂窝状蓄热体,以及设置在外筒体上且均贯穿多孔蜂窝状蓄热体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第二加热管上方,并且二者相互垂直,该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中还均设有加热棒;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在外筒体的侧面上,并且位于第一加热管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化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列管式冷凝器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催化反应段连接,所述第二列管式冷凝器与产品水收集箱连接。
为增强催化反应段的机械强度及与第二空腔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催化反应段与第二空腔之间还设有支撑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和催化反应段外部均包覆有保温包层。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在于,其将含氚水进行汽化,然后通过上下端水蒸气浓度差的方式引导催化反应段中的含氚水蒸气流动,使得含氚水蒸气与从催化反应段底端进入的氢气形成相反方向的流动,实现了含氚水与氢气的逆流,然后结合蒸汽相催化交换的技术原理,并通过亲水催化剂提高含氚水蒸气与氢气的催化交换效率,从而实现了含氚水的去氚化,净化了含氚水。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含氚水完全汽化一次,然后与氢气反应,使氚由含氚水蒸气转移到氢气中,实现含氚水的净化。反应后,也只需要一次冷凝,即可将净化后的水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多种技术原理与实际结构相结合,使得其具有了设计巧妙、结构合理、设备成本低廉、流程简洁、操作方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采用水蒸气与氢气逆流去氚化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水蒸气与氢气同流去氚化方式,本实用新型只需将含氚水一次汽化、预热和催化反应,即可将氚由含氚水蒸气中转移到氢气中,然后冷凝液化回收,实现对含氚水的净化,本实用新型含氚水的净化率可达到90%以上。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含氚水去氚化的流程,提高了催化交换的效率,并且大幅节约了能耗和成本,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其能耗至少节约了65%以上。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空腔内部填充有疏水催化剂,可以增大气阻,促使水蒸气能够向催化反应段流动,从而保证水蒸气能够完全去氚化并形成净化水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未经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英语教学进度成绩各班级对比揭示板
- 下一篇:健康节能安全的校园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