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漏斗仓式控制出药的储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572.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哲;王涛;赵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漏斗 控制 储药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老人、盲人用品、医药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会,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并将在未来的一年内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老年人的生活便捷性。从健康方面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疾病,一日几顿一顿几粒的吃药成为大多数老人们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加上老年人大多视力状况比较差,每次从传统药瓶中倒出确定数量的药粒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而每天好几次的重复这个动作,势必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不便性。
所以一款方便准确出药粒的储药器的出现将会大大方便老年人以及盲人的服药行为。本申请专利名称为一种旋转漏斗仓式控制出药的储药器,服药者只需按下储药器底部相应数字按钮,并通过轻轻旋转瓶身,相应数量的药粒就会从底部的出口滑落到服药者的手心。若每次服用的药粒数量相同,则不需要再按按钮。
在医院,护士每天多次的要为不同病人配各种数量的药,用手数药粒的方法费时多,效率低下。如果使用旋转漏斗仓式控制出药的储药器,便可通过一次次的旋转储药器快速的配出每位病人的服药量,大大提升了医药领域的服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广大服药人群,因为大多数胶囊封装在药板中,不需要从储药器中倒出,所以不在产品设计考虑范围内。本产品设计支持市面上大多数瓶装圆形药粒。瓶体比普通易拉罐略小,方便服药者手持。产品为纯机械设计,不需任何电能,简单耐用。
本实用新型为一款方便灵活出药的储药器,适用于广大服药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盲人及医药领域。产品由二十四个部分组成,主体零件由上盖、主体桶、旋转瓶底、五孔转盘、漏斗仓和防倒转结构构成。其中,上盖及与其固定 的储药仓和漏药管起到储存药粒和引导药粒水平下落的作用。本产品的亮点在于五孔单向拨药转盘四周和下方的两个防倒转结构以及主体桶内壁、旋转瓶底上方的两个防倒转结构。这四个防倒转结构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旋转瓶底的防倒转结构与五孔单向拨药转盘下方的防倒转结构配合,实现了五孔单向拨药转盘的转动,这个转动是实现药粒从漏药管落到五孔单向拨药转盘孔中,再落到漏斗仓的基本动作。第二个作用,在落药完成后的复位过程中,五孔单向拨药转盘四周的防倒转结构与主体桶内壁的防倒转结构配合,保证了旋转瓶底反转时,五孔单向拨药转盘保持静止的状态,这个过程还用到了五孔单向拨药转盘与弹簧的配合以实现微量的上下震动,这个设计避免了在复位时重复落药的发生。五孔单向拨药转盘与漏斗仓顶盖相接触,两者相对转动,漏斗仓顶盖面上只有一个漏药孔,漏斗顶盖的作用是支撑保证五孔单向拨药转盘的每个孔中只能盛放一颗药粒,在不经过漏药孔时,药粒不下落到漏斗仓,五孔单向拨药转盘的厚度保证只能存下一粒药粒。当五孔单向拨药转盘相对于漏斗仓顶盖旋转一圈时,五孔单向拨药转盘上的五个五孔单向拨药转盘孔均经过漏药孔一次,实现了五个孔内的五个药粒落入漏药孔。出药数量控制槽盘上有五条长度不同的弧形槽,每条槽对应不同的角度,与出药拨盘、拨销相互配合,起到了控制旋转瓶底相对于主体桶旋转角度的作用,而这个作用是实现落药具体数量的关键。最下方出药管固定于漏斗仓和出药数量控制槽盘下方,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限制旋转瓶底的竖向移动,只允许其绕中心轴转动。第二个作用,实现将漏斗仓内药粒引导到服药者手心。
举例操作:服药者把上盖拧下,将药粒直接倒入,此时将瓶体倒扣在上盖上,即完成了装药部分。若服药者需服用3粒药粒,则按动底部对应数字“3”的出药拨盘,当按钮按下后,服药者一手持旋转瓶底,另一只手转动主体桶,根据每72°落一颗药,从而可实现落3颗药的目的。最后一个操作是复位。将主体桶反转至不能转动的情况,从而使整个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还设置了防倒转结构,从而避免了复位过程继续落药的发生。
本发明的核心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