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757.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命绿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插瓶针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输液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现有的智能输液控制系统中的插针装置模块与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都是上下位置关系且受制于现有的国标输液管的长度,智能输液助手的体积比较大,从而造成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且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包括插瓶针装置和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输液插瓶针装置设于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的侧上方,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在输液插瓶针装置下部的左侧或右侧;
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包括输液控制盒、滴液管、滴斗夹和第一超声波探头,滴液管、滴斗夹和第一超声波探头均设于输液控制盒内,滴斗夹设于输液控制盒中部,夹住滴液管,滴液管下端的输液管穿过第一超声波探头,伸出输液控制盒;
输液插瓶针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传动轴连接器、第二超声波探头、输液插瓶针座套、针座夹、输液插瓶针和滑块,步进电机位于插瓶针装置最底部,其上设有传动轴连接器,传动轴连接器上端套设输液针套座,输液插瓶针套座上设有针座夹,针座夹上夹设有输液插瓶针,输液插瓶针下端通过输液管连接滴液管,输液插瓶针套座底部在输液管两侧设有第二超声波探头;输液插瓶针套座背面设有滑块,滑块设在滑轨上,并可沿滑轨上下移动。
其中,在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上设有安全栓和安全栓控制马达。
其中,在输液插瓶针套座上设有输液插瓶针保护开关,输液插瓶针保护开关位于针座夹外侧。
其中,输液插瓶针为塑料插瓶针或双钢排气输液插瓶针,可根据需要互换使用。
其中,第二超声波探头外设有超声波座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输液插瓶针装置与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为左右或右左的上下错位设计,既满足适用了国标输液管长度也能达到节省智能输液助手的面板高度要求,从而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安全环保,同时也使智能输液助手的体积缩小减轻重量,便于移动,方便医生护士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输液插瓶针装置 2、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
11、步进电机 12、传动轴连接器
13、第二超声波探头 14、输液插瓶针座套
15、针座夹 16、输液插瓶针
17、滑块 18、超声波座套
19、输液插瓶针保护开关 21、输液控制盒
22、滴液管 23、滴斗夹
24、第一超声波探头 25、控制电路板
26、安全栓 27、安全栓控制马达
3、滑轨 4、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输液插瓶针控制系统,包括插瓶针装置1和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2,它们均设在智能输液助手面板上,输液插瓶针装置设于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的侧上方,滴液管监控卡位装置在输液插瓶针装置下部的左侧或右侧,两者成上下错位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命绿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命绿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