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130.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血细胞 分离器 多腔管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属于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分离原理的血细胞分离器包括进血针接头、返血针接头、抗凝剂袋和盐水袋,它们通过多腔管路连接到一离心分离机构;该离心分离机构由一离心仓和位于离心仓内的分离袋、收集袋组成,分离袋和收集袋之间有一通过血浆泵控制连通的富成分血浆输送管。
而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则是标志着中国成份输血应用技术实现了离心式分离到袋式分离的突破。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血小板采集时间短、质量高,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在理论上实现了监控系统、分离和收集系统以及定位系统的优化设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最高采集效率(>70%):采用先进的分离及收集技术,可在极短时间内采集血小板。大大提高了血站的工作效率,献血员更易接受;高质量血小板:采集的血小板中白细胞的含量低于1×106。献血员更舒适和安全:根据献血员个体差异控制抗凝剂输注速度,程序时间的缩短和单针操作,极大的简化了采集程序;减少机械化成份输血的疾病传播,不但提高了血液制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献血员和病人的安全,同时,为国家节约外汇,减轻病患者负担,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是利用高速离心的原理来分离出需要的产品,分离袋上有5条导管,连接于多腔管下端接头,多腔管上端固定于分离机面板上与分离器监控系统和收集系统相连,采集时多腔管伴随离心仓高速旋转,轴承必须固定在多腔管上一确定的位置,多腔管依靠轴承安装在离心仓外壁,使其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由于轴承与分离机上的轴承定位卡为嵌入式结构,所以,在安装时需要用适当的力拉扯多腔管将轴承装入适当位置。这一过程由于旧式多腔管轴承内侧为一平滑结构,导致在安装时容易造成位移而无法复位,进而导致整套管路报废,甚至可能出现在运行时轴承移位造成多腔管过度磨损破裂而影响血细胞的采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解决多腔管轴承移位的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从中部向一侧的外侧面延伸形成一个筒状的固定端,该固定端与轴承内圈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固定端的内壁设有凸台,固定端的外侧设有卡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端的外侧设有一圈凹槽,卡箍为可调式结构,对应卡固在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数条与中轴线平行的轴向缝隙。
作为优选方式,固定端上设有四条轴向缝隙,该轴向缝隙从靠近轴承内圈的一端往外开设,使得固定端形成一个四瓣开口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台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设有滚珠,相邻两滚珠之间通过保持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卡箍:轴承内圈在受到卡箍作用力的同时向内收缩,从而使得轴承内圈与多腔管过盈配合,将多腔管锁死。
凸台:当卡箍在作用力下将多腔管锁死时,凸台能够增加多腔管与固定端的摩擦力,起到双向防滑动的作用。
轴向缝隙:缝隙的存在,使得固定端的内孔大小可以调节,方便多腔管在被卡箍锁死前能在轴承内随意滑动;待多腔管到达标准位置时,再用工具将卡箍锁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使用安全有效,提高了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袋式血细胞分离器的多腔管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合多腔管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保持架, 2-轴承外圈, 3-滚珠, 4-轴承内圈, 5-卡箍, 6-固定端, 7-凸台, 8-凹槽, 9-轴向缝隙, 10-多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固定输液架的背心
- 下一篇:一种自动艾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