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的减振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177.3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立;周磊磊;邱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10 | 分类号: | B60G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减振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减振器的功能是吸收悬架垂直振动的能量,并将这一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掉,使汽车的振动迅速衰减,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舒适性。
如图1所示,传统的减振器包括缸体以及分别设置于缸体两端的悬架安装部8和轮毂安装部9;缸体包括防尘罩1、外筒2、内筒3、活塞4、连杆6和补偿阀5;悬架安装部8与连杆6相连,连杆6穿过外筒2,两者之间设置油封7,轮毂安装部9与外筒2相连,内筒3套装于外筒2内部,活塞4设置于内筒3中,且活塞4与连杆6相连,补偿阀5设置于内筒3的端部,其用于补充工作液。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活塞4在内筒3中也作往复运动,工作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工作液之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的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该热能被工作液和减振器的零部件所吸收,并散到大气中。
上述悬架安装部8和轮毂安装部9通常为销座,该销座上具有销孔,悬架上也具有对应的安装孔,整个缸体即可通过销安装于悬架上。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悬架的结构也在不断改进,改进后的悬架上无法布置安装孔,致使悬架无法方便地安装减振器。
另外,由于减振器的结构限制,上述补偿阀5的开度有一定限值,补偿的最大流量也是一定的。而减振器复原行程中,腔内要求补偿的流量是随减振器工作速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因此,当减振器的工作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补偿阀5补油不足的现象,使压缩行程出现空行程,造成减振器异响等异常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减振器,该减振器能够方便地安装于悬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减振器的悬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减振器,包括缸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缸体两端的悬架安装部和轮毂安装部,所述悬架安装部包括悬架安装板,所述悬架安装板上具有螺栓通过孔。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所述轮毂安装部包括轮毂安装板,所述轮毂安装板上具有螺栓通过孔。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所述悬架安装部还包括弹性件以及相对于所述缸体固定的限位板,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悬架安装板相连。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所述悬架安装板上具有弯折部,所述弹性件内具有容置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腔。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在所述缸体的轴向截面中,所述弯折部的截面形状为U形。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所述缸体上具有氮气充入孔,所述氮气充入孔与所述缸体的工作腔相连通。
优选地,上述减振器中,所述悬架安装板的边缘处具有翻边,所述翻边向所述悬架安装板的内侧延伸。
一种汽车,包括悬架、轮毂以及连接于所述悬架和所述轮毂之间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包括缸体以及分别连接于缸体两端的悬架安装部和轮毂安装部,悬架安装部包括悬架安装板,悬架安装板上具有螺栓通过孔。安装减振器时,采用螺栓将悬架安装板与悬架安装即可。相比于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内容,上述减振器采用螺栓实现减振器的安装,相比于销连接的方式,螺栓连接对于悬架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方便地将减振器安装于悬架上。
由于上述减振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减振器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典型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尘罩、2-外筒、3-内筒、4-活塞、5-补偿阀、6-连杆、7-油封、8-悬架安装部,9-轮毂安装部;
11-防尘罩、12-外筒、13-内筒、14-活塞、15-连杆、16-补偿阀、21-悬架安装板、22-弹性件、23-限位板、31-轮毂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表通用接线模块
- 下一篇:水环真空泵用补水桶以及水环真空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