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梯的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266.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则春;郑冰;章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梯 警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梯的警示系统,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建筑物中的自动扶梯与横梁或与其交叉的另一自动扶梯的间距都小于自动扶梯安全规范中所要求的间隔,因此,乘于该自动扶梯上的人们一旦不注意,就会很容易撞到横梁或者与其交叉的另一自动扶梯,导致安全事故。现如今的市面上也有很多警示装置安装于这些横梁或者与其交叉的另一自动扶梯上来提醒人们注意这些障碍物,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使用者虽然由于提醒不会碰到横梁,但是由于警示装置普遍是垂挂在横梁上,因此非常容易碰到警示装置本身,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梯的警示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地警示乘客,而且避免了乘客碰撞上警示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扶梯的警示系统,包括固定在扶梯上方的上梁,上梁连接有一铰接支架,铰接支架的下部连接一下梁;铰接支架上部的一端与上梁铰接,铰接支架上部的另一端与上梁滑行配合;所述的铰接支架下部的一端与下梁铰接,铰接支架下部的另一端与下梁滑行配合;所述的扶梯上方还固定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绳轮,绳轮上缠绕有吊绳,吊绳的下端与下梁连接;所述的下梁上设置有LED警示灯,在所述扶梯的进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器,在下梁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均连接有控制器,第一感应器经控制器连接有LED警示灯,第二感应器经控制器连接有电机。
上述的扶梯的警示系统中,所述的控制器连接一定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扶梯的进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经控制器连接有LED警示灯,当第一感应器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警示灯闪亮示警,不仅可以有效地警示乘客,而且在没有乘客时LED警示灯不会闪亮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乘客行进到第二感应器处,当第二感应器监测到乘客的高度超过设定值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吊绳吊动下梁上升,有效地避免了乘客撞上本系统,提高了安全性。作为优选,控制器还连接有一定时器,在设定时间后下梁落下,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种扶梯的警示系统,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固定在扶梯上方的上梁1,上梁1连接有一铰接支架2,铰接支架2的下部连接一下梁3,上梁、铰接支架和下梁都可用不锈钢型材制造;铰接支架2上部的一端与上梁1铰接,铰接支架2上部的另一端与上梁1滑行配合,滑行配合是指在铰接支架上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滑块,在上梁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行配合,由于该结构非常常规,因此不再赘述。所述的铰接支架2下部的一端与下梁3铰接,铰接支架2下部的另一端与下梁3滑行配合。所述的扶梯上方还固定一电机4,电机可固定于扶梯上方的天花板上,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一绳轮5,绳轮5上缠绕有吊绳6,吊绳6的下端与下梁3连接;所述的下梁3上设置有LED警示灯7,在所述扶梯的进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器8,第一感应器可以是水平设置的红外线感应器,在下梁3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第二感应器9,第二感应器可以是竖直设置的高度感应器,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均连接有控制器10,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第一感应器8经控制器10连接有LED警示灯7,第二感应器9经控制器10连接有电机4;所述的控制器10连接一定时器11。当第一感应器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警示灯闪亮示警,不仅可以有效地警示乘客,而且在没有乘客时LED警示灯不会闪亮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乘客行进到第二感应器处,当第二感应器监测到乘客的高度超过设定值时,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吊绳吊动下梁上升,有效地避免了乘客撞上本系统,提高了安全性。作为优选,控制器还连接有一定时器,在设定时间后下梁落下,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