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联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3387.4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F·维尔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04 | 分类号: | E03C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德国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联接器 | ||
1.一种软管联接器(5),包括联接器壳体(7),所述联接器壳体(7)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8、9),在各联接器开口中分别能装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定联接器配合件(10、11),其特征在于,各联接器配合件(10、11)构造为导管区段(3、6)的导管端部,并且所述联接器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10、11)设置为柔性的软管导管(3)的导管端部,其中各联接器开口(8、9)在联接器壳体(7)中相互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联接器壳体(7)在其壳体端部上在端侧分别具有一个联接器开口(8、9)。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套筒形的联接器壳体(7)在其壳体端部上在端侧分别具有一个联接器开口(8、9)。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联接器开口(8、9)都配置有保持元件(12、13),各保持元件(12、13)能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相关的保持元件(12;13)将所配设的联接器配合件(10;11)固定在联接器开口(8;9)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2、13)通过挤压能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2、13)通过挤压克服回位力能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联接器壳体(7)设计成能用一只手抓握,并且在此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2、13)能用该手的拇指操纵。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2、13)构造为保持滑动件,所述保持滑动件在横向于联接器配合件(10、11)的插入方向定向的并且贯穿所配设的联接器开口(8、9)的滑动通道(14、15)中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可移动 地引导。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滑动件的至少一个滑动件端部构造为操纵按键(16、17),并且所述操纵按键(16、17)能在联接器壳体(7)的侧向被加载。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按键(16、17)设置在按键接纳部(18、19)中。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保持滑动件上成型有至少一个弹簧接片(30),所述弹簧接片作为回位力起作用并且为此以其自由的接片端部在挤压到保持滑动件上时支承抵靠联接器壳体(7)并且通过弹性变形而预张紧。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力这样作用到保持元件(12、13)上,使得保持元件(12、13)在压力卸除并且联接器配合件(10、11)装入联接器开口(8、9)中时能被明显听见地从解锁位置回弹到锁定位置。
13.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上设有侧凹,所配设的保持元件(12、13)在锁定位置从后方嵌接所述侧凹。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10、11)上设有形成侧凹的、环绕的环形台(20、21)。
15.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保持滑动件具有插入开口(28),并且在联接器配合件(10、11)上和/或在保持滑动件的环绕插入开口(28)的边缘区域上设有上升斜面(29),所述上升斜面(29)将联接器配合件(10、11)向插入开口(28)中的装入运动转化为保持滑动件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的滑动运动。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联接器壳体(7)构造为塑料注塑件和/或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10、11)由金属制造。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10、11)由黄铜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珀有限公司,未经纽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33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