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进样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4608.X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乔根;徐文华;陈斌;冯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化学实验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恒温进样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为确保化学试验的有效性,某些试验条件对参与反应的试剂有明确的温度要求,但现有反应装置由于不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需提前单独对试剂进行加热后再进行试验操作,操作复杂、温度控制较差、试验成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温度控制精准、试验成功率高的恒温进样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恒温进样反应装置,包括蠕动泵、导管、铝棒、反应池、加热器、突跳开关、固态继电器、工业逻辑控制器,蠕动泵通过导管与反应池相连,导管缠绕在铝棒上,反应池设置在铝棒内,加热器设置在铝棒表面并与突跳开关、固态继电器和工业逻辑控制器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加热器、突跳开关、固态继电器与工业逻辑控制器连按,使加热过程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因此此结构使加热过程处于全程控制状态,实际使用中,操作简单并能够保证加热试剂达到反应所需温度从而提高试验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蠕动泵与工业逻辑控制器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蠕动泵与工业逻辑控制器的连接使进样以及将达到试验温度要求的试剂推入反应池的过程受到控制,简化了操作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其有益效果是,利用聚四氟乙烯导热快且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使导管内的试剂更好的加热并保证了本装置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以螺旋状缠绕在铝棒上。
其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增强了导管的稳定性和畅通性;另一方面,保证了导管内试剂的受热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其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检测导管内试剂的即时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与工业逻辑控制器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器将即时检测的温度数据及时传递给工业逻辑控制器,使工业逻辑控制器能够控制加热器和蠕动泵的工作。当试剂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时,工业逻辑控制器将通过控制蠕动泵将试剂推入反应池。同时,工业逻辑工之气通过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将停止工作的信号传递至突跳开关使其停止加热器的继续工作,从而保证了试剂温度与试验要求温度仅有±0.5℃的误差,试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标记:
蠕动泵1,导管2,铝棒3,反应池4,加热器5,突跳开关6,固态继电器7,工业逻辑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恒温进样反应装置主要由蠕动泵1、导管2、铝棒3、反应池4、加热器5、突跳开关6,固态继电器7,工业逻辑控制器8构成,导管2一端插入蠕动泵1的泵口后,另一端缠绕在铝棒3上后接入铝棒3内的反应池4,加热器5被点焊到铝棒3的外表面上,加热器5电源线上设置有突跳开关6、固态继电器7并最终与工业逻辑控制器8连接构成回路。
蠕动泵1作为试剂进样和将试剂推入反应池的动力装置,导管2用以保证试剂的定向流通及均匀受热,铝棒3作为加热器5产生热量的导热装置,反应池4作为试验反应所需要的容器,加热器5作为加热装置,突跳开关6直接控制加热器5工作的启动和停止,固态继电器7作为工业逻辑控制器8控制信号传导和转化的装置,工业逻辑控制器8起控制加热、进样过程的作用。
工业逻辑控制器8内的自动控制开关设置在蠕动泵1的电源线上,可实现工业逻辑控制器8对蠕动泵1的控制进而实现对进样以及将达到试验温度要求的试剂推入反应池4过程的控制。
导管2的材质是聚四氟乙烯,主要是利用聚四氟乙烯导热快、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点,既保证了热传导的高效率,也保证了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导管2是以螺旋状的方式缠绕在铝棒3上,既确保了导管2的稳定性和通畅性,又保证了导管2内试剂受热的均匀。
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导管2上,可即时准确感应导管2内的试剂温度并转化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4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