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4934.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隅地映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F16C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马达 以及 盘片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硬盘装置和光盘装置中装设有使盘片旋转的主轴马达。主轴马达具有固定于装置的外壳的静止部以及支承盘片并旋转的旋转部。主轴马达通过定子与磁铁之间产生的磁通产生转矩,而使旋转部相对于静止部旋转。
主轴马达的静止部和旋转部通过流体动压轴承而连接。关于以往的具有流体动压轴承的主轴马达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6-158015号公报中有所记载。该公报的主轴马达具有固定在轴上的上侧衬套以及下侧衬套(0029段落)。在该主轴马达旋转时,通过形成在套筒的内周面的动压槽,套筒与上侧衬套以及套筒与下侧衬套呈非接触的状态(0034段落)。
在以往的主轴马达中,近年来,为了节能和环保,强烈要求抑制用于获得所希望的旋转速度的驱动电流值。为了抑制驱动电流值,考虑例如通过将流体动压轴承配置在力矩小且圆周速度慢的径向内侧,来降低流体动压轴承的摩擦损失。
但是,在以往的主轴马达中,在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的一对轴承的流体动压轴承中,若将上下轴承两者配置在比以往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则能够降低流体动压轴承的摩擦损失,但较难使主轴马达稳定地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的上轴承部以及下轴承部的主轴马达中,能够降低轴承整体的摩擦损失且能够稳定地旋转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静止部、旋转部以及润滑液。旋转部能够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润滑液介于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静止部具有基底部、定子、轴部以及磁性部件。定子的多个线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呈环状配置。轴部沿中心轴线配置,且轴部的下端部固定于基底部。磁性部件配置在基底部的上表面。轴部具有上外周面和下外周面,且上外周面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下外周面配置在比上外周面靠下侧的位置,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上外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下侧而变短。下外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上侧而变短。旋转部具有套筒和磁铁。套筒具有轴部插入在其中的中央贯通孔,且所述套筒呈筒状。磁铁隔着间隙与定子对置,且所述磁铁位于磁性部件的上侧。套筒具有上内周面和下内周面。上内周面与上外周面对置,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下内周面位于比上内周面靠下侧的位置,且与下外周面对置,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上内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下侧而变短。下内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随着朝向上侧而变短。通过轴部、套筒和润滑液构成流体动压轴承。流体动压轴承具有作为上轴承部的轴承部以及作为下轴承部的轴承部。上轴承部具有配置在上外周面以及上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且在旋转时引发动压的上动压产生槽列。下轴承部具有配置在下外周面以及下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且在旋转时引发动压的下动压产生槽。上轴承部与下轴承部充满润滑液。上动压产生槽列的下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比下动压产生槽的上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一方面,通过将上动压产生槽列的下端部配置在比下动压产生槽的上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能够减少上轴承部处的摩擦损失。因此,能够抑制用于获得所希望的旋转速度的驱动电流值。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是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包括中心轴线的截面中,从朝向中心轴线侧延长上外周面的假想直线与朝向中心轴线侧延长下外周面的假想直线之间的交点到上动压产生槽列的下端部的距离比从交点到下动压产生槽的上端部的距离短。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是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设上轴承部相对于与中心轴线垂直的面的投影面积为Sw,设下轴承部相对于与中心轴线垂直的面的投影面积为Su,则满足Sw<Su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是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包括中心轴线的截面中,上轴承部的长度小于等于下轴承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是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由下动压产生槽引发的动压比由上动压产生槽列引发的动压大。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是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包括中心轴线的截面中,上轴承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角度与下轴承部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角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4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螺母拆装工具
- 下一篇:汽车变速器装配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