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5757.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虎;肖武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C08L8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导热 相变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导热材料,尤其是涉及加成型固化的导热硅橡胶与相变微胶囊和增强网格布结合的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芯片的组装愈来愈密集化,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愈来愈多,导致其工作环境急剧向高温方向变化。伴随着电子元器件温度的升高,其可靠性急剧下降,因此及时的把热量从电子芯片上转移出去成为影响其功能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多功能化要求导热材料具备薄、软、高导热的性能。
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分子导热材料是导热硅脂和导热垫片及导热相变化材料,导热硅脂一般是通过向硅油中添加固体导热填料实现,而导热垫片则一般是在橡胶或凝胶类物质中添加固体导热填料实现,导热硅脂和导热垫片持续导热效果比较优秀但不具备短时间从芯片中短时间大量转移热量的能力,而导热相变材料具备短时间从芯片中大量转移热量的能力,但是其持续导热效果不佳。
基于上述目前导热垫片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导热垫片及导热相变材料之优点并通过网格布增强的高强度导热相变垫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包括一导热硅胶片本体,于导热硅胶片本体的下侧设有相变微胶囊层,于相变微胶囊层与导热硅胶片本体之间还设有玻纤布层。
所述的导热硅胶片本体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原理是:在导热硅胶片未成型时混入相变微胶囊再将混合物涂覆到网格布上成型或者将网格布压浸到混合物中再成型。
导热硅胶主要包括基础树脂:乙烯基硅橡胶、乙烯基生胶、苯基乙烯基硅油、乙烯基硅树脂。交联剂:含氢硅油、苯基含氢硅油。催化剂(主要是铂金催化剂)、抑制剂、导热填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锌等各种金属氧化物及氮化物。气相二氧化硅、各种助剂等组成成分
网格布可以为玻纤网格布,尼龙网格布等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的有益效果是:
其导热可达到3w/m*k,并具备导热相变材料的相变吸热性能,且在相变后不会变形,厚度最薄可做到0.2mm,通过网格布增强其拉伸强度可做到8mpa。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热硅胶片本体 2、玻纤布层
3、相变微胶囊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在图1和图2中,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包括一导热硅胶片本体1,于导热硅胶片本体1的下侧设有相变微胶囊层2,于相变微胶囊层2与导热硅胶片本体1之间还设有玻纤布层3。
所述的导热硅胶片本体1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原理是:在导热硅胶片未成型时混入相变微胶囊再将混合物涂覆到网格布上成型或者将网格布压浸到混合物中再成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导热相变垫片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5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综合集装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网络机柜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