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发水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5838.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品信机械有限公司;燕江 |
主分类号: | B28C7/12 | 分类号: | B28C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王美健;邓瑞 |
地址: | 635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发水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砖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发水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制砖过程中,物料经过粉碎、筛选后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搅拌机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物料与水的配比,目前是通过工人的经验判断向物料中加入适当的水。这种操作方式物料与水的配比不能精确控制,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发水称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物料与水不能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发水称重系统,包括电子皮带秤、流量传感器、喷水头、水泵、水源和控制柜,电子皮带秤与喷水头相对设置,所述喷水头通过水管与水源连接,水管上安装水泵,在靠近喷水头处水管上安装流量传感器,电子皮带秤、流量传感器及水泵均与控制柜电联。
作为优选,还包括蓄水池,该蓄水池下部通过出水管与水泵连接,上部通过进水管连接水源。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上安装蓄水泵和杂质过滤器。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池上部进水管口处安装浮球阀。
通过该浮球阀可有效控制蓄水池中水位高度,避免水位过高而溢出或水位过低而供水不足。
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与蓄水池之间的出水管上安装有杂质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精确控制物料与水的配比,提高砖坯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方式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控制方式原理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水源为自来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水源为江河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自动发水称重系统,包括电子皮带秤1、流量传感器2、喷水头3、水泵4、水源5和控制柜6;电子皮带秤1与喷水头3相对设置,且电子皮带秤1安装在输送带7上靠近搅拌机8进料口的位置;所述喷水头3通过水管9与水源5连接,水管9上安装水泵4,该水管9的一端为盲端,且该段水管位于搅拌机8进料口上方,若干喷水头3安装在该段水管上,在靠近喷水头3处的水管9上安装流量传感器2,电子皮带秤1、流量传感器2及水泵4均与控制柜6电联。
在工作时,电子皮带秤1将输送带7上输送的物料重量信息传递给控制柜6,流量传感器2反馈水流量信号给控制柜6,控制柜6分析判断物料重量与水流量之间的配比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控制柜6则通过水泵4控制进水流量,直到物料重量与水流量之间的配比达到要求为止。
参见图2所示,为了更精确控制物料重量与水流量之间的配比关系,输送物料的输送带7也可以与控制柜6电联,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柜6同时控制进入搅拌机8中物料的重量和水流量。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蓄水池10,该蓄水池10下部通过出水管11与水泵4连接,上部通过进水管12连接水源5,并在蓄水池10上部进水管口处安装浮球阀13。所述水泵4与蓄水池10之间的出水管11上安装有杂质过滤器14,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保证砖坯生产质量。
上述水源5为自来水,也可以为江河水。
参见图5,当水源5为自来水时,上述进水管12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自来水直接流入蓄水池10中蓄水。
参见图6,当水源5为江河水时,上述进水管12直接连接江河中,且在所述进水管12上安装蓄水泵15和杂质过滤器14。通过蓄水泵15将江河水抽出经过杂质过滤器14后进入蓄水池10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品信机械有限公司;燕江,未经四川省品信机械有限公司;燕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5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