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6958.X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明;秦林;帅承波;佟富鑫;伍洲;杨军;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8 | 分类号: | E04B1/6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3000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钢筋混凝土 变形缝 止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构筑物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城市环境治理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引用水资源的需要,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和饮用水工程不断增多,大型储水构筑物是此类工程的关键构成,大型储水构筑物结构一般由多个可独立沉降又相互连接的单元组成,单元间设置变形缝。此类水工构筑物最常见的是L型和U型池槽,是设置为超薄壁钢筋防水砼结构,这一结构形式对于池槽变形缝的止水要求较高,一旦变形缝处理不当,发生漏水,会造成运营停产损失。目前对于水工构筑物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中变形缝的止水施工方法是在变形缝薄壁中埋设橡胶止水带,但埋设施工难度大,由于占用薄壁内部空间,导致边缘砼浇筑困难,质量极难控制,出现问题无法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在水工构筑物中的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以降低施工难度,使施工质量便于控制,达到防水和抵抗沉降变形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的特点是:在变形缝的两侧超薄壁槽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两侧预埋钢板及贯穿两侧预埋钢板的两侧预埋螺杆,以所述预埋钢板为底板,对应设置与所述两侧预埋钢板形成夹板结构的两侧顶部压板,在所述预埋钢板与顶部压板之间以预埋螺杆紧固连接,形成处在所述变形缝左右两侧的一对夹持板,由所述一对夹持板共同夹持一止水带,以所述止水带在混凝土池槽内侧对变形缝形成封堵,在所述变形缝中以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填充。
所述止水带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将超薄壁槽混凝土施工与变形缝止水施工分离,采用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极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使施工质量便于控制,达到了防水和抵抗沉降变形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渗漏质量隐患。
2、本实用新型可行性较强,成本低,容易掌握,对此类工程施工质量提升较大,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池槽横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压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侧立面及槽底断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1变形缝;2槽侧;3槽底;4预埋螺杆;5顶部压板;6预埋钢板;7止水带;8油浸木丝板;9螺母;10中心圈;11双组份聚硫密封膏;12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针对如图2和图3所示的“U”形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其变形缝1的宽度为30mm,槽侧2及槽底3的厚度为150mm-200mm。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是在变形缝1的两侧超薄壁槽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两侧预埋钢板6及贯穿两侧预埋钢板6的两侧预埋螺杆4,以预埋钢板6为底板,对应设置与两侧预埋钢板6形成夹板结构的两侧顶部压板5,在预埋钢板6与顶部压板5之间以预埋螺杆4紧固连接,形成处在变形缝1左右两侧的一对夹持板,由一对夹持板共同夹持一止水带7,以止水带7在混凝土池槽内侧对变形缝1形成封堵,在变形缝1中以双组份聚硫密封膏11涂抹填充。
具体实施中,预埋钢板6和顶部压板5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6mm,设置在预埋钢板6和顶部压板5中的用于固定预埋螺杆的螺栓孔12直径为14mm(如图4所示),相邻螺栓孔之间的间距为150mm;预埋螺杆4的直径为14mm;止水带7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止水带的宽度为250mm-300mm,厚度为8mm,中心圈10的直径为30mm。
本实施例中超薄钢筋混凝土池槽变形缝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进行超薄壁槽结构钢筋绑扎时同步安装预埋螺杆4,并焊接预埋钢板6;在变形缝1所在位置处固定油浸木丝板8。
步骤2:进行超薄壁槽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浇筑后,剔除迎水面变形缝端部油浸木丝板,向变形缝1中涂抹充填双组份聚硫密封膏11,充填深度不少于30mm。
步骤3:在变形缝1的两侧的预埋钢板6上安装止水带7,在止水带7上压装顶部压板5,待超薄壁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通常是待砼强度达到100%时,在预埋螺杆4上紧固螺母9即施工完成,具体实施中,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之间是采用热熔的方法进行对接。
步骤4:在混凝土池槽中进行满水试验,确认止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6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导光板开料机
- 下一篇:一种人工操纵的多关节激光雕刻加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