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轴孔的齿轮初锻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7521.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林;高福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兴华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轴孔 齿轮 锻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设备,具体是带轴孔的齿轮初锻模,主要用于齿轮加工时初锻工序。
背景技术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到刻漏上。这约是公元前150年的事。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水车式制粉机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到14世纪,开始在钟表上使用齿轮。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汉代也开始使用齿轮,汉代之后的指南车就是使用齿轮来转动木人,以使木人可以指南。
齿轮的生产主要有:1、切削加工法,其中又分范成法和展成法。范成法是用与齿槽相同或近似的刀具切去齿槽而得到齿轮的形状,如用指形或盘形刀铣齿轮、刨齿轮等,加工的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低。展成法是模拟一对齿轮的啮合运动,一方为工件,另一方为刀具切出齿形,如滚齿、插齿等,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2、铸造法,常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大模数齿轮的制造,精度低,效率高。3、锻造法,是利用锻压机械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齿轮的加工方法。
对于切削加工对刀具要求较高,铸造法又需要将工件坏料加热,因此具有较高能耗,因此,对于一些要求不是很严格的齿轮,大多采用锻造法进行生产。但针对不同类型的齿轮,其锻造法生产所用的模具则大多只能加工出雏形,需要进一步依赖切削等后续加工方能制得成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应用于齿轮初锻工序的专用带轴孔的齿轮初锻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轴孔的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模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下部的相应形状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上部的形状相同,下凹模底部中间有一轴孔内径大小的通孔,上凹模对应位置设置有实心柱,实心柱长度大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厚度。上凹模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的固定槽。上凹模外径与下凹模内径相等。下凹模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料,通过上凹模与下凹模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
1—上凹模,2—下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带轴孔的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1、下凹模2,其特征在于上凹模1位于下凹模2之上,下凹模2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下部的相应形状相同,下凹模2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截面相同,上凹模1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上部的形状相同,下凹模2底部中间有一轴孔内径大小的通孔,上凹模1对应位置设置有实心柱,实心柱长度大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厚度。上凹模1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1的固定槽。上凹模1外径与下凹模2内径相等。下凹模2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料,通过上凹模1与下凹模2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兴华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兴华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7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