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端盖的打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7879.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岗;王康;何其光;何雪荣;沈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的打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端盖的止口处需要先打上胶水,然后再与转子装配连接,该种装配方式密封作用好。已有技术中,是通过人工方式在电机端盖的止口处打上胶水,这样的打胶方式,不仅涂覆不均匀,易造成胶水浪费,而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打胶质量好,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的电机端盖的打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的打胶装置,包括底座、有与工件电机端盖内孔定位相配装的定位凸台的工件装夹盘、气动组件、压力给胶器和工件装夹盘座,所述气动组件、压力给胶器和工件装夹盘座均固定在底座上,工件装夹盘与工件装夹盘座呈轴孔副转动配装,气动组件的活塞杆的头部装有出胶头,出胶头与电机端盖需要打胶的部位接近配置,且通过软管与压力给胶器的胶液输出管管路连接;驱动工件装夹盘、气动组件和压力给胶器,即可对电机端盖需要打胶的止口部位实施打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给胶器,由盛胶筒,与盛胶筒密封连接的筒盖,设在盛胶筒上部的具有第一管阀的压缩空气输入管,和设在盛胶筒下部的具有第二管阀的胶液输出管组成。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采用液泵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件装夹盘与工件装夹盘座的轴孔转动配装,是通过滚珠轴承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动配装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打胶装置后,使用时,将电机端盖的内孔与工件装夹盘座的定位凸台定位相配装,工件装夹盘通过轴孔副与工件装夹盘座转动,使得出胶头与电机端盖需要打胶的部位接近配置,且通过软管与压力给胶器的胶液输出管管路连接,此时,驱动气动组件和工件装夹盘(人力驱动),并启动压力给胶器,即可对电机端盖需要打胶的止口部位实施打胶,本实用新型不仅打胶均匀,不会造成胶水浪费,而且工作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打胶质量好,使用方便。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工件电机端盖2与定位凸台3-1配装未到位;
图2是压力给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机端盖的打胶装置,包括底座1、有与工件电机端盖2内孔定位相配装的定位凸台3-1的工件装夹盘3、气动组件4、压力给胶器5和工件装夹盘座6,所述气动组件4、压力给胶器5和工件装夹盘座6均固定在底座1上,工件装夹盘3与工件装夹盘座6呈轴孔副转动配装,气动组件4的活塞杆4-1的头部装有出胶头7,出胶头7与电机端盖3需要打胶的部位接近配置,且通过软管8与压力给胶器5的胶液输出管5-4管路连接;驱动工件装夹盘3、气动组件4和压力给胶器5,即可对电机端盖2需要打胶的止口部位(圆环状)实施打胶。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出胶,所述压力给胶器5,由盛胶筒5-1,与盛胶筒5-1密封连接的筒盖5-2,设在盛胶筒5-1上部的具有第一管阀5-3-1的压缩空气输入管5-3,和设在盛胶筒5-1下部的具有第二管阀5-4-1的胶液输出管5-4组成。
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驱动工件装夹盘3转动,所述工件装夹盘3与工件装夹盘座6的轴孔转动配装,是通过滚珠轴承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动配装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机端盖2与工件装夹盘3的定位凸台3-1定位相配装,工件装夹盘3与工件装夹盘座6呈轴孔副转动配装,出胶头7与电机端盖3需要打胶的部位接近配置,驱动气动组件4和工件装夹盘3,并启动压力给胶器5,即可对电机端盖2需要打胶的止口部位实施打胶,本实用新型不仅打胶均匀,不会造成胶水浪费,而且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小试效果显示,其效果是十分满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7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碳酸二异辛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