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凸轮传动蒸汽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8183.X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健 |
主分类号: | F01B9/04 | 分类号: | F01B9/04;F01L31/16;F01B25/0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凸轮 传动 蒸汽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机组,尤其是一种新型凸轮传动蒸汽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往复旋转转换机构,使用曲轴连杆等摆臂滑块机构,往复旋转变换时摆臂消耗大量的功,运行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凸轮传动蒸汽机组,本发明创造通过凸轮与往复连杆实现转换,与现有的曲轴连杆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噪音小的优点,节能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凸轮传动蒸汽机组,包括与供汽阀连通的配汽阀,配汽阀内设有往复滑阀,往复滑阀连杆的一端联动有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与配汽阀连通有蒸汽机组的气缸,气缸内的活塞往复连杆联动有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旋转主轴一端联接做功设备、另一端联动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转轴连接有转速传感器,与转速传感器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转速控制供汽阀的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或者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各包括两个平行的直线转轴:同步转动的主轴以及辅轴;主轴、辅轴上设有至少一组配合的凸轮单元,每组凸轮单元至少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转轴上的一个凸轮;每组凸轮单元联动有上述往复连杆或者阀杆;每组凸轮单元的凸轮的曲线满足凸轮运动过程中,位于不同转轴的凸轮表面的最外端端面之间或者两最近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主轴与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的主轴共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辅轴端部设有两个同规格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凸轮单元设有多组,对称分布于对应主轴、辅轴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单元的位于不同转轴的凸轮内侧之间设有随动轴或者在凸轮外侧设有框型结构,随动轴或者框型结构与往复连杆或者阀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排气管连通有排气母管,排气母管与用户热管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中,首级气缸入口与配汽阀连通,然后首级气缸的两出口连通配汽阀后连接下一级气缸,下一级气缸经配汽阀后连接下下一级气缸,最后一级气缸的两个出口经配汽阀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负压冷凝器,气缸的出口与负压冷凝器连通,凝结水用水泵供入锅炉。
进一步的,上一级气缸的工作容积小于下一级气缸工作容积。
本发明创造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发明创造主要包括两套旋转往复转换机构,其中一套为机组自身的旋转往复转换机构,高压蒸汽进入气缸通过此旋转往复转换机构将往复运动转为旋转运动并作为输出动力;另一套用于调节配汽阀,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用于开启或者关闭配汽阀的配汽通道。
且本发明创造的两套旋转往复转换机构联动,将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主轴与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的主轴共轴连接,即: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旋转输出运动为配气机构凸轮旋转往复转换装置的旋转输入运动,实现同步转动。
同时,在动力系统凸轮旋转往复转换机构的旋转输出还带动有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的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供汽阀的开启力度,形成反馈,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
所述的旋转往复转换机构包括两个平行的直线转轴:同步转动的主轴以及辅轴,(本发明创造的主轴和辅轴仅是名称的区别,可以互为主辅轴);主轴、辅轴上设有至少一对配合的凸轮单元,通过凸轮单元带动往复机构(连杆或者阀杆)运动,反之亦然,实现转换。
每对凸轮单元至少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转轴上的一个凸轮;每对凸轮单元联动有往复连杆或者阀杆;每对凸轮单元的凸轮的曲线满足凸轮运动过程中,位于不同转轴的凸轮表面的最外端端面(外侧)之间或者两最近端面之间(内侧)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可在内、侧设置随动部件:随动杆或者框架式结构,其中随动杆位于凸轮内侧,框架结构位于凸轮的外侧。利用内、外侧的距离不变从而使得推动随动杆或者框架式结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推动随动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组凸轮单元三个凸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健,未经潘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8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