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107.0 | 申请日: | 2014-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丰;陈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联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3/00 | 分类号: | G07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出钞机。
背景技术
出钞机/点钞机,是一种自动清点钞票数目的机电一体化装置,主要用于对现金的计数、清分。
由于现金流通规模庞大,现金处理工作繁重,目前,出钞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金融行业和有现金流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但是,现有的出钞机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不易拆卸,对生产装配工艺要求较高,维修困难。同时,现有出钞机的钞票夹持机构不够灵活、调节性能差。要么过于紧密,容易导致卡机故障;要么过于松懈,容易发生散乱、倾斜等现象,影响出钞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出钞机,可组件相互独立,容易拆卸。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出钞机,通过弹簧实现钞票夹持,更为灵活,调节性能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钞机,包括:存钞装置、出钞装置、基座、用于封装所述存钞装置、出钞装置及基座的壳体,所述存钞装置、出钞装置相连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出钞装置包括出钞口、履带、马达、皮带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马达通过履带带动皮带轮转动,所述皮带轮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并带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转动,钞票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带动下由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之间的缝隙输出至出钞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存钞装置包括弹簧、弹簧定位件及用于压紧钞票的压夹;所述弹簧绕经所述弹簧定位件,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夹相连,所述压夹在弹簧的牵引下压紧钞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钞装置还包括光匝及感测装置,所述光匝在所述马达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感测装置通过所述光匝检测马达的运动状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钞机还包括用于检测钞票数量的光感应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设于出钞口上端的发出装置及设于出钞口下端的接收装置,所述发出装置与接收装置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感应装置的数量为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出钞口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钞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器为7段LED显示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存钞装置、出钞装置、基座及壳体相互独立,结构简单,容易拆卸,易于维修。
出钞装置通过齿轮运动实现钞票传输。马达通过履带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并带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转动,钞票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带动下离开空腔由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之间的缝隙输出至出钞口,结构更为简单、流畅。
同时,存钞装置通过弹簧实现钞票夹持。钞票在压夹及弹簧的作用下,整齐地叠放于存钞装置内的空腔内,随着空腔内钞票数量的减少,压夹在弹簧的牵引下向弹簧定位件移动或挪动,时刻压紧钞票,更为灵活。
另外,借助光匝检测马达状态。在马达的带动下转动,感测装置所发出的检测光线根据透光孔检测出光匝是否转动,从而实现对马达运动状态的检测,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及时发现故障,实时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出钞机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钞机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钞机中出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钞机中存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出钞机包括:存钞装置1、出钞装置2、基座3、用于封装所述存钞装置1、出钞装置2及基座3的壳体4,所述存钞装置1、出钞装置2相连并设于所述基座3上。其中,所述存钞装置1用于存储钞票,所述出钞装置2用于输送钞票,存钞装置1及出钞装置2相互独立,结构简单,容易拆卸。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出钞装置2包括出钞口21、履带22、马达、皮带轮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与所述第一齿轮24同轴转动的第一转轴26、与所述第二齿轮25同轴转动的第二转轴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联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联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