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198.8 | 申请日: | 2014-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义波;游国清;宋志兵;王靳;张慧立;王克兵;熊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伟世通(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7/12;B32B3/24;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出租 轿车 顶棚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尤其是一种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传统出租型轿车顶棚PVC复合面料一般由表层与底层两种材料复合而成。表层材料一般为压延性PVC,底层材料根据主机厂定义不同而不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聚酯型PU软泡型;(2)聚酯型PU软泡+30g/m2水刺无纺布型;(3)180g/m2针刺无纺布型。通过火焰或胶水复合(溶剂型或PU双组份胶)而成。但是由于PVC表皮内DOP或DBP等增塑材料,易析出,使得表层PVC与底层材料间不易复合,复合后表层PVC与底层材料间粘接性差,剥离强度不够,尤其是对成型后的产品局部拉伸较大部位,如前顶灯、前后沿、把手等处,PVC表皮与底层泡沫或无纺面料容易剥离,造成产品鼓包,尤其是产品在高温状态下,鼓泡更明显,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废品率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能够解决表层PVC面料与底层材料在产品成型后复合材料间、复合材料底层与PU板材间粘接强度差的问题,避免在形状特殊、拉伸较大部位,常温、高低温和高温后状态下材料间分层、鼓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表层为PVC材料,底层为无纺布材料,表层的PVC材料与底层的无纺布材料之间通过PVC糊粘接形成复合材料,所述表层的PVC材料是通过涂刮成型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PVC糊是通过涂刮完成PVC材料与底层无纺面料之间的粘接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材料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6-0.8mm。
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表层的PVC材料是通过涂刮成型的,通过涂刮性PVC材料代替传统的压延性PVC,使用涂刮性PVC表皮复合材料,其表层PVC与底层面料间的剥离强度大大增强,测试结果为本体破裂;表层的PVC材料与底层的无纺布材料之间通过PVC糊粘接形成复合材料,成型后的产品底层材料与PU板间剥离强度也是本体破裂,同时,相对压延性复合材料,涂刮性复合材料成型后的产品表面质量光洁、良好。所述复合材料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在产品成型时虽然基材表面温度高、模压速度快,但是,在模压成型时材料与PU板间形成的高温气体能够瞬间排出,避免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的产品表面质量亮斑、蜂窝眼、橘皮纹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出租型轿车顶棚的复合面料,所述面料的表层1为PVC材料,底层2为无纺布材料,表层1的PVC材料与底层2的无纺布材料之间通过PVC糊粘接形成复合材料,所述表层1的PVC材料是通过涂刮成型的;所述PVC糊是通过涂刮完成PVC材料与无纺面料之间的粘接的;所述复合材料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6-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伟世通(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伟世通(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聚物沉降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上定位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