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414.9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欢;宋彩萍;王亚玲;任然;钱德慧;罗霞;谢刚敏;张庆玲;禇玲玲;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A61B9/00;A61B3/10;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生命 体征 检查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查仪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包括电源槽、瞳孔测量装置、叩诊锤、第一、第二及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以及第三盒体并排设置在电源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与第三盒体之间,所述第一盒体的上底面开口,所述第一盒体的下底面设置有可滑动打开的底板,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槽电连接;所述第二盒体的上底面开口,内部设置有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槽电连接;所述第三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出口,且其上底面设置有可打开的盒盖,所述第三盒体的内腔中部固定有一根固定杆,所述出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平行;所述瞳孔测量装置固定在电源槽的上部且与电源槽电连接,所述叩诊锤通过枢转连接件和万向节安装在本体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部还包括电源、疾病对照装置、耳温计和电子血压计,所述电源固定在所述电源槽内,所述第一盒体用于安装所述电子血压计,所述第二盒体用于安装所述耳温计,所述第三盒体用于安装所述疾病对照装置,所述耳温计和电子血压计均与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血压计包括血压计本体和腕带,所述血压计本体位于第一盒体内,所述血压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电压输入接口,所述电压输入接口与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腕带连接在所述血压计本体的背面且位于第一盒体的下底面,所述血压计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操作按钮和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温计包括耳温计本体、充电底座和探测器罩盖,所述充电底座设置在耳温计本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盒体内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探测器罩盖盖于耳温计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对照装置包括圆形框架、弹簧片、卷尺带和拉手,所述圆形框架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圆形框架的内部且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并缠绕于固定杆外,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圆形框架固定;所述卷尺带分为固定端、带体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圆形框架上且所述带体缠绕于圆形框架外,所述自由端伸出所述第三盒体的出口与所述拉手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部还包括电源、疾病对照装置、快速血糖仪和电子血压计,所述电源固定在所述电源槽内,所述第一盒体用于安装所述电子血压计,所述第二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快速血糖仪,所述第三盒体用于安装所述疾病对照装置,所述快速血糖仪和电子血压计均与电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血糖仪包括血糖仪本体、采血针和试纸,所述第二盒体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所述血糖仪本体设置在第一区域内且与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述采血针置放在第二区域内,所述试纸置放在第三区域内,所述第二及第三区域均为设置有密封盖的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瞳孔测量装置包括LED灯、开关和瞳孔测量标尺,所述LED灯通过开关与电源槽电连接,所述LED灯和开关均设置于所述检查仪本体的外侧面上且位于电源槽的侧面,所述瞳孔测量标尺设置在检查仪本体的外表面且位于电源槽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叩诊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叩诊锤包括手柄和锤体,所述手柄的第一端固定有锤体,所述手柄的第二端与万向节固定,所述万向节与枢转连接件连接,所述枢转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4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