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497.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峰;段福海;藏红涛;侯万广;李景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雪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子设备 支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后座娱乐系统中,通常包括车室整合(触碰式)屏幕、车室整合A/V控制面板、隐藏式DVD/VCD等车上娱乐器、以及音响系统等。常见的三种车载后排娱乐系统的结构包括:
1、吸顶式后排娱乐系统:这种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可折叠式吸顶屏,其固定在车身顶棚上方,可实现折叠式操作;
2、前排座椅头枕显示屏:其主要结构为把显示屏镶嵌在汽车头枕里面,并通过简单的物理支架固定于座椅头枕;
3、前排座椅背负屏:主要采用简单的物理结构进行布置在座椅后面。虽然上述方式均能达到显示屏固定的目的,但是无法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移动设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以克服或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该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移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其中,包括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运动,以改变所述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活动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导向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固定架边框,所述活动架包括能够沿所述导向部滑动的滑动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活动架边框。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边框包括彼此连接成直角结构的固定架横向边框和固定架纵向边框,且所述导向部为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固定架边框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导轨平行于所述固定架边框所在平面,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横向边框和固定架纵向边框成一定角度,所述活动架边框包括彼此连接成直角结构的活动架横向边框和活动架纵向边框,所述滑动部分别与所述活动架横向边框和活动架纵向边框成一定角度,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并且连接成使得所述活动架横向边框始终与所述固定架横向边框平行以及使得所述活动架纵向边框始终与所述固定架纵向边框平行。
优选地,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横向边框和固定架纵向边框的连接处,且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横向边框和固定架纵向边框成锐角设置,所述滑动部连接于所述活动架横向边框和活动架纵向边框的连接处,且所述滑动部分别与所述活动架横向边框和活动架纵向边框成锐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轨和滑动部之间通过滑轮而可滑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分别为塑胶合金材质的支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
优选地,所述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座椅后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活动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运动,以改变所述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尺寸,所以能够通过改变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尺寸而使之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移动电子设备,彰显了使用该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汽车的档次。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载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部 2固定架横向边框
3固定架纵向边框 4滑动部
5活动架横向边框 6活动架纵向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其中,该车载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等)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固定架和活动架,活动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运动,以改变车载式电子设备支架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设备的吸附装置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