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526.4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贤武生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田 浅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属于园林绿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浅滩地床结构一般种植一些湿生植物。但是,由于雨季与旱季变换,某些湿生植物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导致其成活率不高。另外,雨季时,雨量较大,不充分储存并加以利用,非常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水体沿浅滩地床从绿地从高到低流动,最终形成人工水体,所述浅滩地床底部设置防渗层,所述浅滩地床上设置湿生植物种植区,湿生植物种植区较高一侧设置有布水区,较低一侧设置有集水区,水体从布水区逐渐渗入集水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水区与人工水体之间设置有出流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浅滩地床,利用浅滩地床从高到低的梯田式结构,分别设置布水区和集水区,可以储存水量,满足在丰水期因水位上涨而对绿地植物及生物、环境的威胁,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梯田式浅滩地床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浅滩地床,在地床底部设置防渗层1,以保证地面上的水体充足,并且保证地上水不至于下渗而影响地下水源。水体沿浅滩地床从左侧绿地2从左至右,从高到低流动,最终形成人工水体6。
在浅滩地床上设置湿生植物种植区3,湿生植物种植区3左侧设置有布水区4,右侧设置有集水区5。当水体流动时,首先充满布水区4,布水区4充满后,通过浅滩地床逐渐渗入集水区5,如图1中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梯田式浅滩地床,在集水区4与人工水体6之间设置有出流管7,保证人工水体6的水供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梯田式浅滩地床,绿地2上可以种植草坪等,湿生植物种植区3可以种植水葱、千屈菜、芦苇等。这样,梯田式浅滩地床不仅充分利用水体,且景色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述浅滩地床,利用浅滩地床从高到低的梯田式结构,分别设置布水区和集水区,可以储存水量,满足在丰水期因水位上涨而对绿地植物及生物、环境的威胁,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贤武生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贤武生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嫁接机用自动取苗末端执行器
- 下一篇:粮库用通气槽单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