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604.2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谈爱民;曹美炎;单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冷却 效果 拉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
背景技术
拉伸是常见的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之一,铜及铜合金材通过拉伸模的拉伸不仅可达到精密的尺寸、外形,而且可满足各种性能要求,但是线坯经过拉伸模变形时会产生变形热和摩擦热,如果不及时冷却随着温度的上升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断丝、爆模等产生,常用的冷却方式是采用润滑油喷淋在线坯进入拉伸膜的喇叭口处,但是此种冷却方式并不十分理想,随着拉伸持续进行大量热聚集,由于钨钴合金材质的模芯和45号钢的模套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大量热的聚集会降低模套对模芯预紧力,当失去足够的预紧力后模芯就非常容易爆裂;而且,润滑油的使用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和后续的除油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模芯不易爆裂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包括模芯,模芯外部套合有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套内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通过周向循环管道相互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当线坯经过拉伸模变形时产生变形热和摩擦热,通过进水管道向模套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在模套内的周向循环流动后再经出水管道流出,从而实现对模套和模芯的及时冷却,将变形热和摩擦热及时导出;从而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不会出现断丝、爆模等现象;同时也无需再采用润滑油喷淋在线坯进入拉伸膜的喇叭口处,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除油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设置于模套和模芯连接处并沿径向(模套和模芯的径向)延伸至模套和模芯内;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增大冷却水与模套和模芯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更加快速的降温,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沿径向延伸至模芯内深度为模芯沿径向最大厚度的1/3-2/3;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充分保持冷却水与模芯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又能保证模芯的硬度和强度,在线坯经过拉伸模变形时会产生变形热和摩擦热时不易使得模芯造成损害。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沿径向延伸至模芯内深度为模芯沿径向最大厚度的1/2;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保证模芯强度,又能使得冷却水对模芯热量及时导出。
附图说明
附图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提高冷却效果的拉伸模,包括模芯1,模芯1外部套合有模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套2内设有进水管道2.1和出水管道2.2,所述的进水管道2.1与出水管道2.2通过周向循环管道3相互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当线坯经过拉伸模变形时产生变形热和摩擦热,通过进水管道向模套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在模套内的周向循环流动后再经出水管道流出,从而实现对模套和模芯的及时冷却,将变形热和摩擦热及时导出;从而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不会出现断丝、爆模等现象;同时也无需再采用润滑油喷淋在线坯进入拉伸膜的喇叭口处,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除油工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3设置于模套2和模芯1的连接处并沿径向(模套和模芯的径向)延伸至模套2和模芯1内;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增大冷却水与模套和模芯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更加快速的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3沿径向延伸至模芯1内的深度为模芯1沿径向最大厚度的1/3-2/3;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充分保持冷却水与模芯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又能保证模芯的硬度和强度,在线坯经过拉伸模变形时会产生变形热和摩擦热时不易使得模芯造成损害。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周向循环管道沿径向延伸至模芯内深度为模芯沿径向最大厚度的1/2;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保证模芯强度,又能使得冷却水对模芯热量及时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装配型的汽车模具导向座
- 下一篇:模具调试压机多功能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