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型引流支架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671.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4;A61M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引流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组合型引流支架管。
背景技术
冲洗、引流是外科常用的两种医疗手段,基本的模式都为细管冲洗、大管内腔引流或内腔负压引流。其缺点是:
1、由于本领域现有的引流管管腔同时作为引流和冲洗的通道,在负压引流时引流管附近的组织容易被负压吸引从而造成堵管影响冲洗引流效果,并且随着冲洗深度不断加深堵管现象不断加剧,从而造成腹腔冲洗范围受到局限;
2、传统的引流办法是在引流管的体外端管口处连接负压引流器械,体内的组织液通过引流管的管腔被引导到体外,由于传统的负压吸引区域为引流管体内端的管口及管口附近的区域,并且传统的引流管较粗因此管口的横截面积较大,因此无论负压过大还是过小均会对病患造成影响:在负压过大的时候,腹腔脏器组织如网膜脂肪等极易别吸入管腔内导致嵌顿,致使组织出血或管道无法拔出如果强行拔管时会将组织带出体外或者损伤出血;在负压过小的时候引流效果差,常导致腹腔积液形成;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控制负压控制难度比较大。
3、现有引流管为独立的一根根单管,且各单管之间并不存在彼此引导的机制或机构,也不存在位置上的参照关系,因此一旦将引流管拔出,之后再次放置引流管时由于缺乏参照和引导就很难将引流管再重新放置回原有的位置,所以往往偏离原位置导致引流失败;
4、传统的管道固定通常是采用手术缝合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增加了医师的手术工作量并且术后的护理繁杂导致患者局部疼痛、生活质量差,几乎无法下床行走,延长了患者的病后恢复时间,从经济角度上考虑还增加了病患的就医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堵管、冲洗范围更大更深、容易控制负压大小、撤换管准确方便、对伤口损伤小、固定方便的组合型引流支架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管和连接件;所述单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用于连接或引流的凹槽,凹槽的始末端分别与单管的头尾齐平;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凹槽的槽腔宽度;
所述单管直径小于6mm,凹槽槽口宽度小于2mm;
所述三根及以上单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支架管。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由单管管腔冲洗,引流主要的通道为各单管管外壁面所组成的间隙通道,且单管的管径大大缩小,因而在引流的时候由于管口小不容易损伤组织,且大部分引流液体是从间隙通道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单管几乎不堵管,使得手术中破除了堵管的局限使得冲洗引流的范围加大加深;
2、本实用新型中单管管径小、且引流主要由间隙通道承担,因而负压偏大时不易发生损伤腹腔脏器、血管、腹腔积液等情况;由于不用担心负压过大引流管吸破组织的问题,因而在操作时可以适当提高负压水平本即能够克服负压过小的时候引流效果差导致腹腔积液的问题;由此大大降低了对负压控制的操作难度,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使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中各单管彼此相互组合,单管之间存在联系,因此在二次置管时因为有凹槽的引导使得置管能够准确无误的放入原有位置且操作简单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单管的管径小因而吸附能力强,只需要利用负压的吸引作用即可实现固定在患者体内,因而不需要传统的手术固定使得患者无疼痛,护理难度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就医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单管组装方便、变化多样,能实现不同功能,既能组合形成组合支架管,也能够组合形成排状支架管用于组织隔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六瓣梅花形单管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三根单管组合成的组合支架管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五根单管组合成的组合支架管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三瓣梅花形单管横截面图;
图5为图1单管横截面图;
图6为图1的侧视图;
图7为连接板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2中三根单管组合成的组合支架管俯视图。
标号说明:11-单管、12-凹槽、13-通孔、21-连接条、22-滑动件、31-间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单管11和连接件;所述单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用于连接或引流的凹槽12,凹槽12的始末端分别与单管11的头尾齐平;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凹槽的槽腔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未经邹忠东;祁亚峰;林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置式腹部皮硝敷药袋
- 下一篇:一种双头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