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819.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沈洋;王海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钢网 充气 组合 箱体 空心 楼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非抽心填充体构件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具体涉及一种用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领域,通常采用全密封的填充体构件成孔浇注成型空心楼盖,如发明人申报的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腹小密肋楼盖”,采用薄壁箱体填充体埋在小密肋楼盖中形成“T字型”受力截面空心层,解决了“T字型”受力截面小密肋空心楼盖顶板光滑的问题,得到广泛应用。但薄壁箱体填充体底部与空心楼盖模板之间没有设计受力钢筋,要单独施加一层抗裂钢丝网、又由于采用薄壁箱体作为填充体来实现小密肋空心楼盖,密封的薄壁箱体浮力大,薄壁箱体制作凝固硬化时间长,模具利用率低,薄壁箱体密度大质重,生产运输不便和薄壁箱体整体性差易破损等缺陷。
发明人又发明了一种用组合式网状箱形构件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ZL201320466241.6),充分利用混凝土表面张力,改变网格形状不让混凝土砂浆渗透网状箱体内,利用不密封的组合式网状箱形构件替代现有技术全密封空心填充体或聚苯乙烯实心填充体,克服现有空心楼盖非抽芯成孔用填充体存在的缺陷;达到制作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与混凝土复合性好、成本低、运输和施工方便、不产生浮力、质轻、无破损、不位移、免除隔离垫块和通长固定钢筋等。实现了现浇空心楼盖新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空心楼盖领域技术创新技术;但是,组合式网状箱形构件要承受施工荷载和上翼缘混凝土的压力,必须对箱内作大量的支撑和端口的封堵。
发明人又发明了一种抗裂性现浇空心楼盖(201320664392.2),利用多个充气管状体组合成填充构件,替代方形填充构件;又利用多管状体组合时相邻管组合构成的波状,在形成的波状中浇注混凝土,上、下翼缘板内面出现波峰值,形成波浪型。该种楼盖施工方便,混凝土顺下翼缘波状处注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将现有技术的楼盖下翼缘易开裂的平板,改善形成为抗裂的波浪型板,杜绝楼盖下翼缘板开裂而导致工程隐患;上翼缘因形成的波浪状,相当于增加了若干根小肋,增强抗冲切能力,也是空心楼盖领域技术创新;但是,多个单体充气管状体需要组合拼置,单体多成本增高;需用外部隔离件将充气管状体与楼板钢筋隔离的缺陷。
因此,研制一种具有空心楼盖整体性能的成孔构件,既充分利用混凝土表面张力,改变钢网格形状不让混凝土砂浆渗入钢网,不产生浮力、与混凝土关联性好增强结构受力,又采取充气管状体放在钢网内现场充气后对钢网起到封堵和支撑作用,承受箱顶的施工荷载和上翼缘混凝土的正压力,两者结合构成的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来替代现有技术全密封空心填充体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实现了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工业化生产,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箱体内部大量支撑和箱体封堵麻烦、表面需隔离处理、填充体不具备楼盖的抗裂功能、存在浮力大的缺陷,突破现浇空心楼盖现有技术,已经成为空心楼盖领域技术创新的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钢网优势和充气管性能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崭新的现浇空心楼盖成孔技术,利用钢网与充气管创新组合,钢网成为组合箱体的主体,充气管既是箱身的一部分,又是钢网的支撑体,两者共同作用,提升填充体整体技术水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空心楼盖成孔技术存在垂直抗浮、水平位移、楼盖的钢筋混凝土与组合箱体相融性差造成的隔离和垫块、破损、箱体内部大量支撑和箱体封堵麻烦、表面需隔离处理、填充体不具备楼盖的抗裂功能、还存在浮力大、工业化程度低、运输安装不便的问题,实现施工质量有保障的现浇空心楼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用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成孔的现浇空心楼盖,由主梁、肋梁、上翼缘板、下翼缘板、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组成;所述的主梁为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或型钢梁;所述的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由钢网和充气管相互作用而成;所述的钢网形成组合箱体的箱顶、箱底和箱身的两个侧壁;所述的充气管采用塑料制成储气管状体或气化聚苯块体,构成钢网与充气管组合箱体的箱身另两个侧壁和支撑箱顶与箱底之间内空高度。
更为优选的,所述钢网含网状板和加强肋和连接板和边筋,所述网状板和加强肋和连接板和边筋形成相互作用整体结构;所述钢网加强肋和边筋的垂直方向上压制有多排折弯线。
更为优选的,所述钢网形成箱顶、箱底和箱身的两个侧壁的多面体,钢网首尾搭接部位在箱顶面或箱底面时,搭接量≤箱顶面或箱底面的表面积,直接构成表面加强层。
更为优选的,所述钢网形成箱顶、箱底和箱身的两个侧壁的多面体,钢网首尾搭接部位在侧壁时,搭接量≤侧壁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未经王本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弧形透明屋顶结构
- 下一篇:装饰盖板限位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