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棒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097.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谈爱民;曹美炎;叶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棒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金属棒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棒夹具。
背景技术
各种铜及铜合金材加工成棒材,要对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光谱仪进行测定,对于直径比较大的棒材,可以直接立于水平面上,光谱仪上的探测头直接与待测棒材接触取样测定成分;但是对于直径相对较小如不到10mm的棒材,很难在水平面上立稳,因此,要设计一种可以将小直径棒材的夹具,可以固定稳固,便于取样测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证小直径金属棒材稳固,便于光谱仪测定取样的金属棒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棒夹具,包括壳体,处于壳体左右两侧面的夹柄,处于壳体上下两侧面上的料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上设有供与夹柄连接的第一推杆穿过的通孔,且第一推杆与第二夹持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夹持部上方和下方设有与夹柄连接的第二推杆,且第二推杆与第一夹持部位置相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从料口放入金属棒时,只需要两手指对左右侧面的夹柄轻微用力,则第一推杆推动第二夹持部向右运动,第二推杆推动第一夹持部向左运动,分别是各种后部的弹簧发生形变,两个夹持部之间相互远离流出供金属棒进入的空隙,放入金属棒,手指松开对夹柄的作用力,在无外力作用时,弹簧处于弹开状态,分别推动第一夹持部向右运动、第二夹持部向左移动,二者靠近将金属棒加紧,从而实现对金属棒的稳固,便于光谱仪取样测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圆柱台阶,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从料口进入的金属棒从壳体底部穿出一部分进入圆柱台阶,保证夹具夹持的金属棒的长度长,夹持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金属棒夹具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金属棒夹具剖视图结构示意图(未标示圆台7)。
图3本实用新型金属棒夹具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棒夹具,包括壳体1,处于壳体1左右两侧面的夹柄2,处于壳体1上下两侧面上的料口3;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的第一夹持部4上设有供与夹柄2连接的第一推杆4.1穿过的通孔4.2,且第一推杆4.1与第二夹持部5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夹持部5上方和下方设有与夹柄2连接的第二推杆5.1,且第二推杆与第一夹持部位置相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从料口放入金属棒时,只需要两手指对左右侧面的夹柄轻微用力,则第一推杆推动第二夹持部向右运动,第二推杆推动第一夹持部向左运动,分别是各种后部的弹簧发生形变,两个夹持部之间相互远离流出供金属棒进入的空隙,放入金属棒,手指松开对夹柄的作用力,在无外力作用时,弹簧处于弹开状态,分别推动第一夹持部向右运动、第二夹持部向左移动,二者靠近将金属棒加紧,从而实现对金属棒的稳固,便于光谱仪取样测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圆柱台阶7,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从料口进入的金属棒从壳体底部穿出一部分进入圆柱台阶,保证夹具夹持的金属棒的长度长,夹持的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钻头
- 下一篇: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无机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