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444.3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水;朱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锂电池 玻璃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耐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是一种新型焊料,将一次性锂电池的正极柱与负极基体金属上盖进行封接,起到密封、绝缘的作用,是一次性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次性锂电池的性能。如果封接玻璃的耐蚀性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那么这些玻璃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一次性锂电池中电解液和金属锂的腐蚀,一般存贮0.5~1年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期间一次性锂电池中可能存在如下反应:4Li+SiO2=2Li2O+Si,在300K下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出,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330kJ,说明此反应的可能性很大。故电池长期存放时,金属Li会腐蚀玻璃中SiO2,造成电池被侵蚀,最终导致一次性锂电池产品漏液失效短路,严重时甚至还会腐蚀周围的设备,后果非常严重。目前国内电子封接玻璃的国家标准和测试装置中只有耐酸、耐碱、耐水性测试,而近十年才出现的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侵蚀原理不同,不适用以前的国家标准和测试装置。国内一次性锂电池生产厂家一般都采取制成电池,存贮一年左右时间观察玻璃耐蚀性能,没有相应的耐蚀性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能模拟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在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工作环境,可 满足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的耐蚀性能快速测试,能大大缩短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的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桶和加热棒,所述测试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顶部且与桶体的桶口相配合的密封盖,所述桶体内安装有将所述测试桶分为下部电解液加热腔和上部电解液密封盛放腔的隔板,所述加热棒的加热部分设置在下部电解液加热腔内,所述上部电解液密封盛放腔内安装有试样篮,所述试样篮内安装有锂片。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顶部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桶体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密封盖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与桶体密封连接。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一端与其相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和泄压阀。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基座,所述试样篮的底部支撑在基座上,所述试样篮的端口支撑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桶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片的数量为多块,多块锂片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模拟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在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工作环境,可满足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的耐蚀性能快速测试,采用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取代以前制成电池长时间存储观察的方法,能大大缩短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耐蚀性能的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试样篮内可同时放入多组一次性锂电池封接玻璃,通过侵蚀面积和侵蚀量的对比,判断玻璃耐蚀性能的好坏。
4、本实用新型桶体的上部通过管道安装有压力表和泄压阀,能有效防止高温条件下锂电池电解液挥发导致测试装置压力过大而爆炸,而以前电池存储观察方法中锂电池经常有爆炸现象出现,提高了安全性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 2—密封盖; 3—加热棒;
4—下部电解液加热腔; 5—上部电解液密封盛放腔; 6—隔板;
7—试样篮; 8—锂片; 9—密封环;
10—紧固螺栓; 11—压力表; 12—泄压阀;
13—基座; 14—支撑座; 15—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物流用堆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