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通讯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838.9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虎;杨增兵;王明;刘德英;韩瑄;王祥庚;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断路器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器,尤其是一种可通讯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属于智能断路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是用于接通、分断电力线路和实现各种线路故障保护的一种器件,广泛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传统的断路器,其检测和保护功能是利用了某些物理效应,多由机械系统的动作和电磁元件完成,所以其体积较大,动作时间长,保护精度低,整定困难等缺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断路器的功能已无法满足供电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为了防止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影响整个供电线路的使用,以及在供电网络出现异常时损坏用电设备,因此就要求断路器智能化,更可靠和具有更多保护功能。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断路器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不断推出的智能型断路器,各项性能良好,且可实现配电自动化。它不仅能够提供普通断路器的各种保护功能,还具有传统断路器无法比拟的特点:控制信号准确可靠、随时设定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存储故障信息、可通信等。由于以上诸多优点,智能控制器在低压断路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可通讯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大多不支持现场的即时通讯,无法为现场问题的分析及故障的排查提供很好的支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通讯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其结构紧凑,能为配电路进行独立的实时检测,实现电流的四段保护,能实现现场运行状态、保护参数以及故障信息的查看,现场维护时即时通讯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通讯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包括用于获取三相电源电路中电流的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与用于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电源电路与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以提供处理器工作的电压;处理器还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处理器还与显示电路、编码开关整定电路、数据转换电路以及执行电路连接;通过编码开关整定电路向处理器内输入保护参数设定,处理器将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的电压信号与保护参数相比较,当处理器判断存在故障时,能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故障状态指示,且能通过执行电路驱动磁通执行脱扣动作,以断开电路;处理器通过数据转换电路能与上位机进行USB通讯。
所述处理器与通讯模块连接,通讯模块与485转232模块连接,485转232模块能将上位机的232信号转换为485信号,并将所述转换后的485信号通过通讯模块转换为TTL信号后输入至处理器内。
所述通讯模块通过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且通讯模块与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以提供处理器的工作电压。
所述显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及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17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2与处理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18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3与处理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19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4与处理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20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5与处理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21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6与处理器连接,发光二极管D17的阴极端、发光二极管D18的阴极端、发光二极管D19的阴极端、发光二极管D20的阴极端以及发光二极管D21的阴极端均接地。
所述编码开关整定电路包括编码开关K1、编码开关K2、编码开关K3、编码开关K4、编码开关K5、编码开关K6、编码开关K7以及编码开关K8;编码开关K1的第一端、编码开关K1的第六端均与第一地址端口连接,编码开关K1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组D1内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编码开关K1的第三端与第五二极管组D5内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编码开关K1的第四端与第九二极管组D9内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编码开关K1的第五端与第十三二极管组D13内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
编码开关K2的第一端、编码开关K2的第六端均与第二地址端口连接,编码开关K2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组D1内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组D1内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均与第一扫描端口连接;编码开关K2的第三端口与第五二极管组D5内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组D5内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均与第二扫描端口连接;编码开关K2的第四端口与第九二极管组D9内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第九二极管组D9内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均与第三扫描端口连接,编码开关K2的第五端与第十三二极管组D13内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第十三二极管组D13内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均与第四扫描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牵引变电所的综合电源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本质安全型操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