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097.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王博;徐伟;张威;弓佩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渡槽 伸缩缝 地震 作用 碰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华北及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而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渡槽结构作为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应用较多的主要交叉建筑物之一,而中线工程的输水线路穿越我国地震高烈度区域,线路许多区段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整个工程输水总干渠共有渡槽49座,累计长度达到5520m,流量达500m3/s,一旦发生地震,全线输水将要中断,且其临近京广、京九等重要铁路干线,可能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因此输水工程的抗震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地震中,由于两端动力特性的差异,以及地震本身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伸缩缝结构由于产生碰撞而破坏的现象屡有发生,而渡槽结构的伸缩缝如果发生破坏,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自1972年结构振动控制提出以来,经过近40年来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控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泛。渡槽结构的减震控制目前多集中于被动控制,如利用铅芯橡胶支座进行的隔震等,其具有形式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及无需外部能源支持等优点,但是其控制效果和控制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而主动控制方法虽然控制效果好且适应性强,但是系统构造复杂,造价昂贵,所需要的巨大能源在地震中得不到完全的保证,因此,其实用性受到限制,但可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参考。半主动控制技术则兼具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优点,既可以达到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又具有主动控制的强适应性,且构造简单,所需能量小,是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之一,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渡槽结构存在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的适用范围受限、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该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包括:槽身、支架、盆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伸缩缝、磁流变阻尼器、墩顶;
铅芯橡胶支座设置在墩顶上,铅芯橡胶支座设置在盆式橡胶支座 的下方,槽身连接支架,伸缩缝设置在相邻的槽身之间,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伸缩缝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进一步,槽身通过盆式橡胶支座连接支架。
进一步,槽身的左端横、竖、纵向及竖、纵向转动自由度约束,右端横、竖向及纵向转动自由度约束。
进一步,支架采用H型排架。
进一步,采用止水材料封堵伸缩缝。
进一步该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防碰撞装置采用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伸缩缝的两侧的渡槽槽身或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两端分别通过铰支座连接在槽身和渡槽支架上两种设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槽身的伸缩缝处设置磁流变阻尼器,实现了对渡槽结构地震响应的半主动控制,有效的减小了渡槽结构的地震响应;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简单、响应快、动态范围大、耐久性好、阻尼力连续可调,较好的解决了渡槽结构存在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的适用范围受限、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地震作用下渡槽伸缩缝处的碰撞响应,为渡槽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渡槽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用渡槽伸缩缝在地震 作用下防碰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身;2、支架;3、盆式橡胶支座;4、铅芯橡胶支座;5、伸缩缝;6、磁流变阻尼器;7、墩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主动控制与无控状态下的地震跨中位移响应对比示意图(a:跨中位移,b:左墩顶位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主动控制与无控状态下的地震左墩顶位移响应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跨中地震响应半主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跨中地震响应主动控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力与位移关系(半主动与主动控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碰撞装置的第一种设置形式;
图中:8、控制装置;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碰撞装置的第二种设置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主纵梁潜孔弧门的门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