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201.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均明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113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 榨油机 油饼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油饼组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属于粮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榨油机是一种通过液压传动组件把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胚以挤压的方法榨取植物油的机器,属于榨油机的一种液压榨油机用油传递压力,使油料胚在静态下处于受压状态,预压时高速低压,榨压时低速高压,使得榨油更加完全。液压榨油机以其榨油压力大,一次出油率高,油品质量高,运动部件少,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然而,尽管液压榨油机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绝大多数的液压榨油机制造商都热衷于将研发力量与精力集中在产品种类的开发和外观的创新,而对于液压榨油机的其它零部件,如制油饼组件的技术投入与改进却是十分滞后的。传统的制油饼组件通常为油饼圈,即具有一定厚度的单一圆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预压和榨压工序中通常需要同时对20~40个相同的油饼圈进行挤压堆叠,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种单一圆环状的油饼圈既难实现整齐堆叠,需要人工手动拨匀饼圈,制饼工艺繁杂,又使得榨油过程中挤压力受到油饼圈的限制,油料胚受力不合理,容易跑渣,难以保证油饼榨压完全,降低了出油率,增加了产油成本,损害了经济效益。由此可知,现有制油饼组件存在的问题已然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通过对现有制油饼组件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使得该制油饼组件制饼工艺更简单,且无论是在预压和榨压工序中的整齐堆叠还是油料胚的合理受力及榨压更完全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包括一储料件和一挤压件,储料件与挤压件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储料件与挤压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为了保证制油饼组件的抗压强度和连接刚度,储料件和挤压件均采用钢材。
更优选地,挤压件内侧开有倒角,使油料更容易从储料件压入挤压件从而形成枯饼。
更优选地,挤压件外壁与储料件内壁的形状相同。
更优选地,挤压件内壁尺寸大于储料件外壁尺寸,使油更容易流出。
进一步优选地,储料件高度与挤压件高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地,挤压件开有倒角一端的外壁与储料件内壁同轴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
优选地,储料件为一储料圆环,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液压榨油机。
优选地,挤压件为一顶环,在预压和榨压工序中与垫板360度无缝贴合,可使挤压力传递更为均匀,挤压更为完全。
优选地,在压榨过程中挤压件缓慢压入储料件,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在高压下不跑渣。
优选地,为了提高榨油效率,采用多个制油饼装置同轴线堆叠在一起配合使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制油饼组件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即增加一挤压件,使得制油饼组件在压紧力的作用下逐渐将挤压件压入相邻制油饼组件的储料件中,实现制油饼组件的整齐堆叠,改善了油料胚的受力情况,加大了制油饼组件内油料胚的挤压程度,使得榨压更为完全,提高了出油率,减少了反复榨压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油成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且储料件与挤压件固定连接更方便制饼和上下压榨,不易损坏包料布,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图1至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液压榨油机的制油饼组件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制油饼组件包括一储料圆环1和一金属顶环2,顶环2的上端内侧开有倒角202,顶环2的外径与储料圆环1的内径相差2毫米,高度与储料圆环1的高度相同,顶环2的外壁201a上端焊接在储料圆环1的内壁101下端,共同构成一同心圆状结构。储料圆环1与顶环2所围成的内部空间用于盛放油料胚,顶环2所围成的内部空间还用于生成油料胚榨压后形成的油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均明,未经王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