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灌装PVC软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372.4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模楷;刘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pvc 软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输液PVC软袋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输液PVC软袋药品生产过程中,药液灌装前要求PVC软袋的灌装管具备一定长度以方便灌装,通常为10cm。但灌装后为满足软袋小包装后装箱要求,生产上经常需要对灌装管实行人工热合截短一半与输血插口齐长以利于小包。实际情况是客户在使用PVC软袋药品时,为了卫生和防止感染,需要对装有药品的PVC软袋进行无菌接驳,则PVC软袋的灌装管必须保留其原长度,通常为10cm,才能满足要求,否则会因灌装管过短严重而妨碍接驳操作。但是如保留PVC软袋的原灌装管长度,在进行小包装时需要人工卷折灌装管,这样容易造成管路折死,从而导致装有药品的PVC软袋无法使用,最终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同时增加生产成本和客户的支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U型灌装PVC软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型灌装PVC软袋,包括注塑接头1、灌装管2、PVC软袋3,所述注塑接头1为U型,注塑接头1的一端连接在PVC软袋3的袋头,所述注塑接头1的另一端连接灌装管2。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注塑接头1采用PVC E料、PVC T料或PVC MF料一次注塑成型完成,所述灌装管2采用HY-002-68AT或5401E粒料挤塑成型。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灌装管2外表面直径为5.1mm,内表面直径为3.8mm,长度为120mm,壁厚为0.65mm;所述注塑接头1外表面直径为9.5mm,内表面直径为5.5mm,长度为40mm,壁厚为2mm,公差:0.05mm。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注塑接头1与PVC软袋3的袋头通过热合连接,所述注塑接头1与灌装管2通过粘接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U型灌装PVC软袋满足了药液灌装前要求PVC软袋的灌装管具备一定长度以方便灌装。
2、满足软袋小包装以及装箱要求,生产上不需要对灌装管实行人工热合截短,同时也免除人工卷折灌装管,避免造成管路折死,提高PVC软袋的使用率,减少浪费,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客户的支付成本。同时,由于不需要人工热合截短和人工卷折灌装管,能够减少了药品生产时间,达到方便生产和美观包装目的。
3、在使用PVC软袋药品时,方便客户对装有药品的PVC软袋进行无菌接驳而防止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U型灌装PVC软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注塑接头、2为灌装管、3为PVC软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U型灌装PVC软袋,包括注塑接头1、灌装管2、PVC软袋3,所述注塑接头1为U型,注塑接头1的一端连接在PVC软袋3的袋头,所述注塑接头1的另一端连接灌装管2。所述U型灌装PVC软袋具有由U型注塑接头1和灌装管2组成的U型灌装管,U型结构使得直线型的灌装管2随着U型注塑接头的一端延伸,延伸方向与PVC软袋的袋头方向相反,从而将U型灌装管限制在PVC软袋的空间范围内。这样有利于对U型灌装PVC软袋进行包装。在使用时,客户仅需要将U型灌装管的直线型部分由原位置拉出,即可得到需要的无菌接驳的长度。生产时,在与PVC软袋袋头连接处热合一个带U型注塑接头的灌装管,U型灌装管由U型注塑接头粘接灌装软管即可完成组装。改进后的大输液PVC软袋使用方法不变。U型注塑接头采用PVC E料、PVC T料以及PVC MF料等均可一次注塑成型完成,灌装管2采用HY-002-68AT或5401E粒料挤塑成型。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灌装管2外表面直径为5.1mm,内表面直径为3.8mm,长度为120mm,壁厚为0.65mm;所述注塑接头1外表面直径为9.5mm,内表面直径为5.5mm,长度为40mm,壁厚为2mm,公差:0.0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