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交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波交流输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508.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弘洋;周飞;荆平;赵波;葛维春;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交流 电缆 线路 输送 容量 方波 输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MMC提升交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波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增长,客观上要求电网规模与传输容量保持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城市电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城市用电负荷增加,交流线路输送能力不足,线路走廊匮乏。对于重载的交流线路,无法通过加装FACTS装置大幅提高输送能力,而新建线路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城的线路工程,在征地、环保方面难以得到支持。城市电网结构日益紧密,短路电流问题突出。
城市电网发展速度较快,电网线路相互交织,紧密程度较高,等效阻抗较小,导致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较高。如采用新建交流线路来解决城市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将会造成电网进一步紧密,等效阻抗进一步减小,从而导致短路电流增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城市电网无功电压调节日趋困难,电压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城市电网中电缆线路日益增多,市区变电站受用地限制,感性无功配置普遍不足,无功电压调节日趋困难,尤其是电网低谷负荷时段,电压偏高情况严重。此外,城市电网中空调负荷、电动机负荷比重较大,由于快速的动态无功调整能力不足,电网高峰负荷时段动态电压稳定问题逐渐突出。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新的技术手段,既要充分发挥现有线路走廊输的输电潜力,又要防止出现短路电流超标和动态无功支撑不足等问题。
从输电线路方面来看,制约交流线路传输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绝缘耐受能力。目前,交流系统的绝缘按照电压峰值设计,但是传输容量是由电压有效值决定,仅为峰值的71%。研究表明,交流线路在直流方式下运行,由于绝缘层内的电场分布、发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交流线路的直流绝缘强度几乎是交流电压的2~3倍或更大。另外,对于电缆线路,由于其电容要比架空线路大得多,如果采用交流输电方式并且当电缆长度超过一定数值(如40~60km)时,就会出现电容电流占用电缆芯线全部有效负载能力的情况,而采用直流输电方式,其稳态电容电流仅是由纹波电压引起,数值很小,故电缆的送电长度几乎不受电容电流的限制。但是,交流电缆线路在直流工况下下空间电荷积累严重,长时间加压后绝缘中电场强度可增 至初始值的7~9倍。而实际运行的交流电缆在研制时没有考虑空间电荷问题,所以将交流电缆线路转为直流运行后,空间电荷将导致电场畸变,严重时可引起电缆绝缘的击穿。因此,针对电缆线路,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交流方波输电为主要特征的非正弦交流输电系统,可大幅提高交流电缆线路的输送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MMC提升交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波输电系统,利用了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良好的控制性能,配合极间电压转换开关和极间电流转移开关,很好的解决了交流电缆线路的增容改造问题,减小空间电荷积累对电缆线路绝缘的影响,并具备动态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功能,为解决负荷日益增长与新建线路日趋困难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交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波输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送端电压源换流器、送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受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和受端电压源换流器;所述送端电压源换流器的输入端接入送端交流系统,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送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所述送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通过交流电缆线路连接所述受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所述受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通过受端电压源换流器接入受端交流系统。
所述送端电压源换流器和受端电压源换流器均为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所述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每个桥臂均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子模块。
所述送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包括送端极间电压转换开关和送端极间电流转移开关;所述送端极间电流转移开关的输入端通过送端极间电压转换开关连接所述送端电压源换流器,其输出端通过交流电缆线路连接所述受端极间功率协调控制装置。
所述送端极间电压转换开关包括节点1、节点2、触点3、触点4、触点3′和触点4′;节点1和节点2之间保持联动,且分别与所述送端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端正极和负极相连,触点3和触点4分别与所述送端极间电流转移开关的上端子和下端子相连,通过节点1在触点3与触点3′之间的切换,以及节点2在触点4与触点4′之间的切换,实现送端电压源换流器对交流输电线路输出电压极性的周期性倒换。
所述送端极间电流转移开关包括送端上桥臂电流转移开关和送端下桥臂电流转移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