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双通道光谱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915.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柯慧贤;俞祖施;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双通道 光谱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双通道光谱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习用的光谱仪检测系统包括光源1’、检测室2’、光纤3’和光谱仪4’。这种习用的光谱仪检测系统光路传输复杂,无法共用一个传输通道和共用一个光学处理单元。这种习用的光谱仪检测系统在进行单通道检测时,通常只能一个样品进行检测完后才能进行第二个样品检测,效率较低。通过进行多通道检测,则每一个通道配置一套光谱仪,总共需要两套完整装置(检测室+光纤+光谱仪),仪器体积和重量大,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的智能双通道光谱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双通道光谱检测系统,它包括光源、检测室、光纤和光谱仪;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检测室的另一侧通过光纤与光谱仪连接;它还包括一块遮挡板和两块电磁铁;所述的检测室内设有两个腔室和两个光纤定位孔;所述的遮挡板上部以可摆动方式挂接在检测室的外壁、两个光纤定位孔之间,两块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检测室两个光纤定位孔的外侧且与遮挡板下部相对,以便吸合遮挡板下部。
所述的遮挡板下部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磁铁。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室内设有两个腔室和两个光纤定位孔,这种并列式的检测室机构,可通过控制通道进行切换检测,可以同时检测两个通道的样品,检测效率高,而且,相对于习用的多通道检测系统,结构更加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单通道光谱仪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习用单通道光谱仪检测系统检查室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查室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检查室的正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遮挡板和电磁铁吸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不工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右通道工作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左通道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双通道光谱检测系统,它包括光源1、检测室2、光纤3、光谱仪4、一块遮挡板5和两块电磁铁6。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检测室2内设有两个腔室21、22和两个光纤定位孔23、24。所述的光源1设置在检测室2的一侧,检测室2的另一侧上的两个光纤定位孔23、24通过二合一光纤3与光谱仪4连接(如图3所示)。
所述的遮挡板5上部通过销钉以可摆动方式挂接在检测室2的正面外壁上且位于两个光纤定位孔23、24之间,参考图7所示,两块电磁铁6分别安装在检测室2两个光纤定位孔23、24的外侧且与遮挡板5下部相对,以便吸合遮挡板5下部,驱使遮挡板5围绕其上部的挂接点摆动。在遮挡板5下部装有定位传感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吸合力,在遮挡板5下部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磁铁51、5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3、图7所示,检测室2两个光纤定位孔23、24的切换由遮挡片5来控制不同通道光信号的传输。如图8所示,右通道工作时,由MCU发指令给驱动器,产生定位信号,位于检测室2左侧的电磁铁6通电,吸合遮挡片5(如图6所示),让遮挡片5左摆,挡住检测室2左侧光纤定位孔23,阻断左侧光信号通往光纤,光学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的数据发给MCU,由软件处理判别数据来源。不工作时,遮挡片5由于重力作用,处于自然垂直状态(如图7所示),如图9所示,为左通道工作状态,工作原理与图8 的右通道工作状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检测室内设有两个检测腔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检测室内检测腔室的数量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