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粉体的钝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4766.3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星龙;黄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关慧贞;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钝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粉体的钝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粉体制造技术在化学工业及材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化学工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和高新技术发展要求,使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的各个领域。而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细化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但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收集大量的纳米粉体产品,并实现在线的监测、处理、钝化及包装。本发明在中国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控制直流电弧金属纳米粉生产设备及方法。专利号:ZL200410021190.1的基础上,考虑纳米粉体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纳米粉体的收集、钝化、处理过程中处理室与钝化室的全新设计方案,完成了设备研制和运行,实现了纳米粉体产品的自动化工业生产,提高了粉体产品的质量,实现了粉体钝化处理的连续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粉体处理钝化的连续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粉体的钝化处理装置,包括纳米粉体处理室1、一级过渡舱2、纳米粉体钝化室3、二级过渡舱4和控制气路的阀门。纳米粉体处理室1、一级过渡舱2、纳米粉体钝化室3与二级过渡舱4依次连接。阀门a25、阀门b26与纳米粉体处理室1相连;阀门c27、阀门d28与一级过渡舱2相连;阀门e29、阀门f30与纳米粉体钝化室3相连;阀门g31、阀门h32、阀门i33与二级过渡舱4相连。其中阀门a25、阀门d28、阀门e29、阀门g31用于控制抽真空的气路;阀门b26、阀门c27用于控制充入氩气的气路;阀门f30、阀门h32用于控制充入弱氧混合气体的气路;阀门i33用于控制充入空气的气路。
纳米粉体处理室1为内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纳米粉体处理室1包括气压表a5、接口6、泄压阀a7、密封门a8、密封门b12、手套a9、连通器a10、观察窗a11、玻璃管29、粉体出口36和手动碟阀35。气压表a5、接口6、泄压阀a7位于纳米粉体处理室1的顶部。密封门a8和密封门b12分别在纳米粉体处理室1的左侧和右侧。手套a9、连通器a10、观察窗a11在纳米粉体处理室前侧。玻璃管29置于纳米粉体处理室4内部与顶部的接口6相通,玻璃管34的下端是带有手动碟阀35的粉体出口36。连通器a10用于抽真空时保持手套内外压平衡。
纳米粉体钝化室3是内部充满弱氧混合气体的手套箱,其包括泄压阀b15、氧传感器16、气压表c17、密封门c14、密封门d22、手套b19、连通器b20、观察窗b18、振动器21。泄压阀b15、氧传感器16、气压表c17位于纳米粉体钝化室3的顶部。密封门c14和密封门d22分别在纳米粉体钝化室3的左侧和右侧。手套b19、连通器b20、观察窗b18在纳米粉体钝化室前侧。振动器21位于该手套箱内部的底端。
一级过渡舱2位于纳米粉体处理室1和纳米粉体钝化室3之间,分别以密封门b12和密封门c14相隔;气压表b13位于一级过渡舱2顶部。
二级过渡舱4位于纳米粉体钝化室3右侧,以密封门d22相隔并以密封门e24与大气环境相隔;气压表d23位于二级过渡舱4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纳米粉体的分步处理,实现了纳米粉体的连续生产,具有在线监测、处理、钝化及包装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纳米粉体钝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纳米粉体处理室结构右视图。
图中:1纳米粉体处理室;2一级过渡舱;3纳米粉体钝化室;
4二级过渡舱;5气压表a;6接口;7泄压阀a;8密封门a;9手套a;
10连通器a;11观察窗a;12密封门b;13气压表b;14密封门c;
15泄压阀b;16氧传感器;17气压表c;18观察窗b;19手套b;
20连通器b;21振动器;22密封门d;23气压表d;24密封门e;
25阀门a;26阀门b;27阀门c;28阀门d;29阀门e;30阀门f;
31阀门g;32阀门h;33阀门i;34玻璃管;35手动碟阀;36粉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4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