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090.X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敏;虞红伟;余厉军;张明亮;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柿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竖置鳍片 聚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系统的聚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聚热板利用其正面主要吸收太阳能,聚热范围较窄,在下雨或者阴天的环境下导致聚热缓慢,聚热效率低,聚热板背面的吸热作用几乎没有利用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正面能对太阳能等进行聚热,背面通过鳍片增加吸热面积,提升聚热板背面的吸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内部形成工质流道,所述板体的正面为太阳能吸热面,所述板体的背面多个竖置式鳍片。鳍片为竖置的平板,增加介质与环境能的换热面积,提升聚热板背面的吸热效果。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鳍片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吸热效果最佳。
所述的工质流道内形成“回”形纹路,增加工质流道内换热面积的同时,对流道内介质流具有一定回流和稳流的作用,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工质流道的内壁形成内螺纹,换热效率较佳。
所述板体的正面还设置感温探头固定夹,所述的感温探头固定夹位于所述工质流道的进口处。设置感温探头实时对聚热板的聚热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板体的外部涂有吸热材料,提升聚热板的吸热功效。
所述的板体为铝合金材质,质量较轻,便于安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在板体背面形成直插竖置式鳍片,扩大了聚热板背面的吸热面积,鳍片式结构能快速聚集环境存在的热能,提高聚热板的整体聚热效果。工质流道形成的“回”形纹路也能提高板体对太阳能的吸收功效,工质流道的内壁形成间隔较大的内螺纹,当介质流过相应节点时,会被打散为雾状形态,有利于增大导热系数,同时,突起部分的增加也增大了聚热板的交换面积,使管道内的工质有形成一定回流,进而增加聚热效率,也能起到稳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质流道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板体 2-工质流道 3-感温探头固定夹 4-鳍片 5-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板体1的的内部形成工质流道2,所述板体1的正面为太阳能吸热面,所述板体1的背面多个竖置式鳍片4。所述的鳍片4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工质流道2形成“回”形纹路。工质流道2的内壁形成内螺纹5。板体1的正面还设置感温探头固定夹3,感温探头固定夹3固定感温探头。板体1的外部涂有吸热材料,板体1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带竖置鳍片的聚热板用工质循环,不但能高效利用太阳能,还可以吸收风能、雨能等环境能源,弥补了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天气变化时的低效。在板体背面形成直插式鳍片,扩大了聚热板的吸热表面积,鳍片式结构能快速聚集环境存在的热能,提高聚热板的整体聚热效果。工质流道形成的“回”形纹路也能提高板体对太阳能的吸收功效,工质流道的内壁形成间隔较大的内螺纹,能改变工质的流动形态,使工质有一定回流,增加聚热效率,也能起到稳流作用。铝合金材质的板体重量较轻,搬运和安装也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柿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柿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分布式供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