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349.0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守伟;杜建桥;李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杨钦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国家将加大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考核,对机组的排放标准也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电厂均相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相应改造。《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明确要求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烟尘排放限值为20mg/ m3,而目前许多燃煤锅炉设计时达不到这一要求,往往在略高于这一值,介于20~50 mg/ m3之间,实际上,经过除尘器除尘处理后的烟尘颗粒非常细小,对人身体非常有害,这往往也是导致大气中PM2.5颗粒物的一大根源,目前常规的改造方法是通过除尘器改造以提高除尘效率,但这一方法往往是投资大、改造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除去锅炉烟气中细微颗粒的烟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静电除尘装置、雾化混合装置、脱硫吸附塔以及烟囱,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进气口与锅炉出气烟道相连通;所述雾化混合装置包括供水装置、加压调节装置以及雾化室;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置有排污口、出水口、进水口、溢水口以及水位计,所述进水口设置有浮球式补水阀;所述加压调节装置包括与出水口相连通的水泵以及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出口与雾化室相连通,所述雾化室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水泵是并联的两台变频工艺水泵,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与雾化混合装置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锅炉烟气经过静电除尘装置后,大颗粒的会被除去,而细小的颗粒会随气流进入雾化混合装置,水在水泵和调节阀的作用下形成弥漫的水雾,水雾与雾化室内的烟气进行混合后进入脱硫吸附塔,在烟气进入脱硫吸附塔的过程中细微的颗粒会被水滴吸附,被水吸附的微小颗粒可以容易被脱硫吸附塔吸附从而降低烟气中微小颗粒的含量,有效的针对PM10的颗粒物,尤其对PM2.5的细微颗粒物的去除比较明显,可以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明确要求的火力发电锅炉烟尘排放限值为20mg/ m3的要求,对防止大气污染做出积极贡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静电除尘装置、2雾化混合装置、211水箱、212排污口、213出水口、214进水口、215溢水口、216水位计、217浮球式补水阀、221水泵、222压力调节阀、23雾化室、231排污阀、3脱硫吸附塔、4烟囱、5锅炉、6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静电除尘装置1、雾化混合装置2、脱硫吸附塔3以及烟囱4,所述静电除尘装置1进气口与锅炉5出气烟道相连通;所述雾化混合装置2包括供水装置、加压调节装置以及雾化室23;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211、所述水箱211固定设置有排污口212、出水口213、进水口214、溢水口215以及水位计216,所述进水口214设置有浮球式补水阀217;所述加压调节装置包括与出水口213相连通的水泵221以及与水泵221出水口连接的压力调节阀222,所述压力调节阀222出口与雾化室23相连通,所述雾化室23设置有排污阀231,所述水泵221是并联的两台变频工艺水泵,所述静电除尘装置1与雾化混合装置2之间设置有引风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