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424.3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良;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张方昆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可变 相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
背景技术
配气相位是指用曲轴转角表示的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可变配气相位是指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可以调整或者持续时间可以调整的技术。现有的可变配气相位结构主要利用电控的液压机构来实现配气相位的改变,其中用到多个传感器部件以及液压控制执行机构,结构复杂,控制困难且检修不便。
根据发动机运行特性,当发动机转速越高时,其机油压力越大。同时在高转速时,如果能够提前进气门的开启时刻,对于降低发动机油耗有很大的帮助。本实用新型即是基于上述原理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行稳定且能够有效降低油耗的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包括凸轮轴和与凸轮轴前端配合安装的动力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凸轮轴的前端固接有向前敞口的内插筒,内插筒的前部固定插装在一外套筒内且该外套筒的内壁与内插筒的柱面之间密封配合,上述外套筒转动安装在动力轮的内孔中且动力轮的前端设有可限制外套筒前移的环形挡沿,动力轮内孔的孔壁上间隔环设有多个储油槽,外套筒的柱面上在每个储油槽内均安装一块可将储油槽分隔为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的隔板,外套筒上在每一隔板的高压油腔侧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高压腔注油孔,各高压腔注油孔均延伸至外套筒的内腔,间隔环布的各高压腔注油孔形成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层结构,内插筒的柱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环设多个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的个数与上述高压腔注油孔的层数相同且各环形油槽与对应层上的各高压腔注油孔连通;所述内插筒形成一可由后至前依次连通各环形油槽与机体润滑油路的调压阀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动力轮内的储油槽和发动机的机体润滑油道形成了连通,即发动机内流通的润滑油通过调压阀依次流经环形油槽和高压腔注油孔后进入动力轮的储油槽内,储油槽被隔板分成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机体润滑油首先进入高压油腔。高压腔注油孔分成多层,分别对应多个环形油槽,利用调压阀的油压顺序导通作用,使得进入高压油腔内的油量与机体润滑油的压力成正比,即机体润滑油的油压越高,高压油腔内注入的油量也越多,隔板也越偏向低压油腔一侧,从而使得凸轮轴各配气凸轮配气相位提前,进气门提前开启,达到有效降低油耗的目的。
所述内插筒的内腔为一大孔在前、小孔在后的阶梯沉孔结构,内插筒的后部开设有用于连通机体润滑油路与阶梯孔小孔内腔的调压阀进孔,每个环形油槽内均开设有多个间隔环布且延伸至阶梯孔大孔内腔的调压阀出孔,阶梯孔大孔内滑动安装有一可由后至前依次导通各环形油槽与阶梯孔大孔内腔的调压阀芯,调压阀芯与外套筒的前端壁之间设有调压弹簧。采用该种结构,当发动机转速低时,机体润滑油路内油压较低,调压弹簧将调压阀芯压紧在阶梯孔小孔端。随着转速的升高,机体润滑油内压力逐渐升高,调压阀芯逐渐向阶梯孔大孔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由后至前依次导通调压阀出孔与环形油槽,实现调压阀的顺序导通功能。
所述调压阀芯的后端开设有与阶梯孔小孔连通的阀芯沉孔,调压阀芯的后部柱面上开设有与阀芯沉孔连通的阀芯环槽。采用该种结构,利用阀芯上开设的阀芯环槽与内插筒上开设的环形油槽相导通的结构,使得油路流动更加顺畅,阀芯移动的更加平稳。
所述外套的柱面上间隔环设有多个与隔板交错排布的去重沉槽。采用该种结构,减轻了外套筒的重量和摩擦损失。
所述外套筒的柱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隔板插槽,所述隔板的底端插装在隔板插槽内。采用该种结构,隔板采用插装结构,拆装方便。由于在储油槽内,高压油腔内的润滑油需要泄压到低压油腔内,隔板与储油槽之间的缝隙可供润滑油通过,使得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内的油压可以尽快达到平衡。
所述内插筒的前端壁上间隔环设多个螺纹孔,外套筒的前端壁上开设有与上述螺纹孔对应的螺栓穿装孔,内插筒的前端通过螺栓固装在外套筒的前端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时,机体内润滑油压力较低不足以推开调压阀内的调压弹簧,此时可变配气相位结构不起作用,相当于普通发动机。当发动机处于高转速时,机体内润滑油压力升高,机油压力推动调压阀芯压缩调压弹簧,调压阀芯移动至阀芯环槽与外套筒的高压腔注油孔连通的位置,此时机体内的润滑油进入高压油腔,使外套筒与动力轮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提前了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发动机处于高转速工作时,提前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开启时刻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道路用柴油机辅助动力输出装置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高效润滑凸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