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验用小倒管清洗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6079.5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仙;李晓琳;肖南燕;薛俊增;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用小倒管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试验用小倒管清洗盒。
背景技术
在总大肠菌群的乳糖发酵试验中,要用到小倒管来观察产酸产气现象,从而判断是否有总大肠菌群的存在。参看图1,小倒管又叫杜氏小管,发酵管,小导管,德汉氏小管。是一种个体很小的玻璃小管,通常其规格型号为6mm*30mm,厚度约1mm。这种型号的小倒管较难清洗。
试管的规格是多种多样的,较大规格的试管可以用试管刷清洗。然而,这种微小的玻璃管子的清洗就比较困难,仅仅泡在水里则无法将试管上的污垢清洗干净。因此,需要一个专用的清洗器来清洗。
传统的方法是将小倒管放在塑料杯子中摇晃,小倒管中的废液被晃出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但清洗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倒管清洗难题,提供一种试验用小倒管清洗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试验用小倒管清洗盒,包括一可盛装液体的有盖盒体,盒体内壁和盒盖内侧为柔软结构,盒体内壁上设有清洗毛刷,盒盖内侧也设置有清洗毛刷。
所述柔软结构即为清洗毛刷,清洗毛刷满布在盒体内壁和盒盖内侧。
清洗毛刷的刷毛长度为27mm-33mm,刷毛间距为2mm-5mm。
所述盒体为立方体。
有益效果,本清洗装置解决了小倒管清洗难的问题,清洗器的材质都是塑料材质,清洗器的内壁布满了塑料毛刷。这样不仅可以把小倒管清洗干净,还能防止其破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毛刷单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2和图3,试验用小倒管清洗盒,包括一可盛装液体的有盖盒体,盒体2内壁和盒盖1内侧为柔软结构,盒体内壁上设有清洗毛刷3,盒盖内侧也设置有清洗毛刷3。
所述柔软结构即为清洗毛刷,清洗毛刷满布在盒体内壁和盒盖内侧。清洗毛刷3为塑料毛刷。
清洗毛刷的刷毛长度为27mm-33mm,刷毛间距为2mm-5mm。该刷毛尺寸和间距的设置便于清洗小倒管,清洗效果好。
所述盒体为立方体。
盒盖1、盒体2的材质也是塑料材质。盒子的六面可以是组装而成,这样可以定期清洗盒体内壁,但由于清洗盒里要装水,组装后的清洗盒要有好的封闭性。
清洗时,打开盒盖1,加入适量的水,将待洗的小倒管放入盒中,盖上盖子,摇晃盒子,使小倒管充分接触盒子内壁的毛刷,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本清洗装置解决了小倒管清洗难的问题,清洗器的材质都是塑料材质,清洗器的内壁布满了塑料毛刷。这样不仅可以把小倒管清洗干净,还能防止其破碎,同时节省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6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