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比例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203.X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36 | 分类号: | B60T8/36;B60T15/0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比例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重型卡车、专用车和客车等事宜的汽车EBS刹车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种类很多,有的汽车轴距较长,其制动管路也相应较长,制动过程中的气压滞后,严重地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在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已延伸出电子制动系统(EBS系统),对于高速行驶的长轴距车辆,实现缩短制动距离和改善制动稳定性,由此需求在现有气制动阀上增设一种高性能的比例电磁阀,它能根据电信号的变化迅速响应并精确地输出制动所需的气压,目前普通结构的比例电磁阀根据电信号的变化响应慢并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响应迅速,精确输出,寿命可靠的比例电磁阀,可配套用于比例继动阀,比例挂车阀等EBS气制动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比例电磁阀,包括套管2、阀门骨架18、阀杆21、线圈组件和橡胶阀门19,套管2和阀门骨架18通过阀座15连接,套管2内设有动铁芯9,动铁芯9下面设有静铁芯14,其与动铁芯(9),静铁芯14组成线圈组件结构固定在阀座15上,阀座15下端连接阀门调压结构,构成进气口1口、控制口4口和出气口2口,动铁芯9通过顶针13与塑料阀门17连接与一体,塑料阀门17下顶设有回位弹簧22,套管2的外壁设有线圈骨架6,线圈骨架6绕有线圈绕组11,线圈骨架6和线圈绕组11构成上述的线圈组件,对应塑料阀门17的下面设有上述的阀杆21,阀杆21下设有上述的橡胶阀门19,顶针13纵向运动通过塑料阀门17传递至阀杆21从而使下橡胶阀门19随动,其特征是套管2的下端口设有嵌件10,嵌件10为非导磁基体,套管2的圆周内壁和动铁芯9的圆周外壁之间有隔磁环8。
具体实施时,在橡胶阀门19下方设有弹簧座26,弹簧座26上设有调压弹簧26和调节调压弹簧26的调压螺栓25。回位弹簧的弹簧力可通过调压螺栓的调节改变,使橡胶阀门所受的力增加或减少,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入电信号与输出气压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装配一致性,实现更加精确控制电信号与制动气压的对应关系,缩短制动时间。
具体实施时,线圈绕组11外套有导磁套筒7,线圈绕组11上设有导磁上盖5。外部的导磁结构由导磁套筒和导磁上盖组成。
具体实施时,嵌件10为如铜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非导磁基体。
具体实施时,隔磁环8一体附设在动铁芯的外壁表面。通常为动铁芯表面的镀层。
具体实施时,隔磁环8为聚四氟乙烯隔磁环。
本实用新型构成进气口1口、控制口4口和出气口2口,与EBS气制动阀的各气室相连通,通过ECU的电信号可以快速响应并实现各轴制动所需要的控制气压,从而大大的缩短制动时间。嵌件采用非导磁基体,如铜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在线圈电信号增加和减少控制时,使动铁芯所受的电磁力能快速响应随之增加和减少,从而实现出气口2口气压的增加和减少实时可控。
套管和动铁芯之间有隔磁环,隔磁环采用单体结构装配,也可以采用在动铁芯表面镀层,如聚四氟乙烯,起到导向和隔磁功能,使动铁芯与套管之间摩擦力小,上下运动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比例电磁阀的优化结构,能实现输入电信号和输出气压的精确控制,实现了输出气压上升和下降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比例阀中回位弹簧的力是可微调节的,方便工艺的可调节性,提高装配一致性,实现更加精确控制电信号与制动气压的对应关系,缩短制动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引线 2、套管 3、封盖 4、O型圈 5、导磁上盖 6、线圈骨架 7、导磁套筒 8、隔磁环 9、动铁芯 10、嵌件 11、线圈绕组 12、垫圈 13、顶针 14、静铁芯 15、阀座 16、密封圈 17、塑料阀门 18、阀门骨架 19、橡胶阀门 20、导向套 21、阀杆 22、回位弹簧 23、密封皮碗 24、调压弹簧 25、调压螺栓 26、弹簧座 27、调压垫圈 1口:进气口 2口:出气口 4口:控制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